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慎言市場風格切換

  • 發佈時間:2014-11-05 07:47: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隨著銀行、基建等板塊啟動,滬指站上了2400點,有關市場風格切換的議論也多了起來。儘管現在兩市的漲跌比還沒有達到“二八”狀態,但是成長型題材股的走勢確實比較弱,而低價藍籌股則相對強不少,這些似乎都是在向人們發出信號:原有的股市格局是不是要變一下了呢?

  簡單追溯一下,自2009年8月,股指從3478點回落以來,5年多時間內,儘管大盤整體處於調整狀態,但並不缺乏結構性行情。尤其是近兩年,成長型題材股的市場表現十分搶眼,而低估值藍籌股則相形見絀。從某種角度來説,“八二”似乎更能夠刻畫市場特徵。當然,期間也有反覆,遠的不説,就在今年7月份,就出現過低價藍籌股領漲局面,並且一舉將指數從2050點一線推升到了2250點附近。當時,也有輿論認為,股市從此將揭開低價藍籌股領漲的一幕,進而引導市場風格切換,即從炒題材過渡到炒業績。只是,在股指上臺階以後,低價藍籌股也就基本熄火了。在此以後,滬指上漲到2400點左右,基本上是成長型題材股發揮主導作用。當然,目前股指突破2400點,則又是低價藍籌股之所為。站在這個時點上,能否再次預言,市場真的是要發生風格切換了呢?

  在筆者看來,回答這個問題恐怕要很慎重。本輪行情並非由於實體經濟向好使得藍籌股具有估值提升空間所致,而是基於人們對於改革預期以及無風險收益率的實質性下降。在市場更為看重産業結構轉型與增長模式調整的背景下,顯然成長型題材股要比低估值藍籌股更有吸引力。其實,2009年8月份以來,股市之所以一直是以成長型題材股為行情主角,也是與市場背景開始出現相應變化有關的。當然,現在成長型題材股已經漲得很高了,而且有的還面臨成長性被證偽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其走勢自然不如以前淩厲。而低價藍籌股的價格優勢,也使之往往會成為補漲的對象。無論是7月下旬還是10月底,低價藍籌股的上漲,基本上都屬於這種類型。由此,斷言市場風格全面切換,理由明顯不足。

  問題還在於,作為低價藍籌股的核心,銀行板塊儘管盈利狀況尚好,但增長回落以及壞賬上升的趨勢也已經顯現,這就使得其上漲面臨的壓力在不斷增加。雖然銀行板塊本身還是具有相應的估值優勢,加上其所具有的權重股地位也令部分市場資金對其十分青睞,視為指數衝關的標誌。但不可否認的是,更多的銀行板塊投資者,似乎還是從被動配置的角度來看待它,這就使得銀行板塊缺乏持續上漲的動力。申萬銀行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是4.8%,遠遠落後於大盤。這種局面的出現並非偶然,一定有其內在原因。而如果銀行板塊不能有效地超越大盤上漲,那麼市場風格切換又從何談起呢?

  現實問題是,一方面現在成長型題材股由於估值比較高,要像前一時期這樣上漲難度加大,另外一方面則是低價藍籌股也不具備全面接棒的可能性。所以,至少就目前的局面而言,市場不可能出現真正意義上的風格切換。更加可能的狀況是行情呈現出多樣化的局面,不同風格的板塊輪番有所表現。不會有典型意義上的“八二”或者“二八”現象形成。也因為這樣,市場也就不可能出現股指一氣呵成式的飆升,個股與板塊的活躍度也會有所下降,大盤會呈現與上一階段不盡相同的格局與走勢。這其實也很正常,快到年底了,習慣上此時市場的操作會趨於保守,不會在投資風格上做出重大調整。在指數處於年內高位的時候,尤其是如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