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六大因素擾動 A股博弈加劇

  • 發佈時間:2014-10-14 00:30: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週一,A股市場主要指數低開,在小幅上攻之後紛紛跳水。上午海關總署發佈了9月進出口貿易數據,進出口增速雙雙超預期,且海關總署表示四季度貿易數據料進一步改善,國內經濟會逐季好轉。受此消息影響,A股市場跌幅收窄、指數走穩。至收盤,各主要指數跌幅均收窄至1%以內。A股已經開始在六大因素的擾動下展開高位多空博弈。

  首先,10月下半月是9月及三季度宏觀經濟金融數據的密集發佈期。繼昨日發佈貿易數據後,9月全社會用電量、CPI、PPI、新增人民幣貸款、M2同比增速等數據也將陸續發佈;21日,前三季度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將披露。此外,9月工業企業利潤、10月匯豐PMI預覽值及終值、10月官方PMI等一系列數據將在十月底、十一月初發佈。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此前經濟數據已連續出現低於市場預期的情況,當前市場對即將發佈的數據有所擔憂,因而做多情緒謹慎。若數據超出預期則對行情形成助力。同時,市場還密切關注數據發佈之後宏觀調控政策能否出現超預期變動。

  第二,近期發達國家股市普跌,美元持續走高,海外擾動因素增強。上周美元指數創下86.75的高位,之後該指數在下跌和反抽中交替。儘管如此,在美國經濟復蘇和歐洲量化寬鬆的背景下,美元走強已經逐步成為市場共識,投資者仍在進一步押注美元升值前景。對於高位徘徊的A股市場而言,這並非好消息,因為前期支撐市場上漲的重要動力之一就是海外資金的流入。如果美元持續走高,那麼外資流出A股市場的動力將增強,由此“外資抄底”的預期也將弱化,進而改變市場運作邏輯。

  第三,以滬港通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兌現預期增強,由此引發的資金面波動將擾動A股市場。目前,滬港通已經進入衝刺階段,從以往的市場經驗看,股市上漲大多發生在預期階段,一旦利好真正兌現,樂觀情緒回潮和行情中止的概率較高。此外,在美元走強的背景下,市場對滬港通能否真正帶來海外增量資金也産生了疑慮,這可能引發A股市場出現較大波動。

  第四,日益壯大的兩融市場對A股市場的影響不斷增強,融資盤提振了A股市場的行情,但也加大了風險。繼融資融券標的股第四次擴容之後,兩融規模增速空前,同時滬港通允許融資融券進一步激發了兩融市場的投資熱情。據統計,截至10日正常交易的887隻兩融標的股中,兩融餘額佔流通市值比重超過10%的標的股數目達到327隻,且這些個股多為中小盤題材股,平均自由流通市值僅61億元,而自7月22日以來的平均漲幅超過了28%。如果利多兌現引發前期大漲的個股獲利回吐,巨大的融資償還壓力將加劇市場風險。

  第五,新股發行引發的股市資金面脈衝效應仍然值得警惕。儘管新股發行已經成為常態,但每次依然對市場資金面形成或大或小的影響。考慮到“年內100家”新股發行計劃,第四季度的三個月尚有56隻左右的新股將發行,密集打新和炒新使A股市場反覆承壓、波動加大。

  第六,三季報密集發佈可能引發熱炒與證偽雙重效應。伴隨著三季報的發佈,部分業績大增個股已經獲得資金的追捧,三季報行情大幕拉開。但另一方面,前期大漲的績差股也可能在業績證偽的情況下高位回調,由此引發的賺錢效應回落和股市謹慎情緒也會制約A股走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