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五大恐怖利空來襲致暴跌 滬指跌逾1%逼近2200點

  • 發佈時間:2014-08-26 14:52:40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今日兩市雙雙低開。盤中展開窄幅震蕩,午後跳水,截至發稿時,滬指下跌1.13%,報2204.09點。深證成指報7802.21點,跌幅為1.67%

  國泰君安表示,通脹預期將驅動下一階段行情。A股本輪行情啟動至今已經經歷了高分紅驅動、嘗試性做多增長預期這兩個階段,國泰君安認為通脹預期將驅動下一階段行情。短期內觀察到市場對於典型的通脹指標,比如豬肉價格的上漲視而不見,但這一輪豬週期與過往並沒有明顯不同,都是由通脹預期所推升。受制于工業品價格PPI的輸入性通縮等衝擊影響,這一輪豬週期的供需因素將體現的更加極端。豬肉價格反彈本質上是通脹預期的反映,通脹預期本質上是對增長改善的確認,也意味著下一階段行情從對增長預期本身進入到對增長預期的確認階段。對市場而言,機會將逐步轉移到對高增長板塊的關注上來。

  中信證券認為,上周雖然由於財政繳款與打新申購臨近等因素,一度導致流動性收緊,但是央行週四大規模公開市場凈投放撫平市場情緒。中信證券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既不會出現類似6月份的資金面大幅寬鬆狀況,但是政策面也不會容忍流動性出現偏緊格局,中期風險溢價將在區間波動。短期風險溢價的波動主要受投資者對國內經濟基本面預期偏差的影響,製造業PMI等數據導致市場預期轉向下行且持續,本週市場風險溢價或抬升。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技術上,大盤最近四個交易日呈現三陰夾擊一陽線的K線組合看,MACD技術指標目前已經形成了死叉,綠柱開始變長,後市震蕩走低的概率較大,投資者還需關注20日均線及2200點一線的支撐力度。創業板完成了5浪上漲,開啟回調,短期會考驗1400點關口。A股又在高位久盤不漲下,投資者當前應警惕大盤高位殺跌的風險。操作上,關注具備國資改革題材的滯漲股,尤其關注受益於雙節的食品飲料和商業百貨板塊。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造成A股大跌的原因主要有五個利空。

  1、新股抽血萬億,新股“10連發”,無疑將成為A股資金面的一次壓力測試,從而重壓股指,第三批IPO本週來襲,自本週三起,今年以來第三批新股IPO密集發行重啟,包括亞邦股份(603188)等11隻新股預計發行6.27億股,擬募集資金總規模63.3億元。從8月27日(本週三)~9月1日(下週一),共有11隻新股申購(以網下申購作為起算日),4個交易日累計凍結的資金分別為1006億元、8600億元、10027億元和10692億元。由此可見,至9月1日,新股申購將累計凍結資金1.07萬億元。從資金解凍時點看,9月2日8隻新股打新資金解凍,預計釋放8544億元;9月3日2隻新股資金解凍,預計釋放1289億元;9月4日1隻新股資金解凍,預計釋放190億元。

  2、央行公開市場將正回購100億,跨月資金供需相對緊張,今日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100億元14天期正回購操作,由於今日有350億元資金到期,因此今日凈投放資金250億元。隨著打新壓力逐漸顯現,疊加月末因素,跨月資金供需相對緊張。打新因素或導致本週資金面持續趨緊,但考慮到央行通過公開市場進行安撫和引導的概率較大,預計資金利率不會出現劇烈波動。

  3、9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年內最高,解禁市值為2127.85億,9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年內最高,數據顯示,9月首發原股東限售股的解禁市值為1303.29億元,比8月增加703.29億元;股改、增發等部分的非首發原股東解禁市值為824.56億元,比8月增加328.81億元。9月合計限售股解禁市值為2127.85億元,比8月增加1032.10億元,增加幅度為94.19%。9月解禁市值環比增加九成多,目前計算為2014年年內最高,也是2013年8月以來最高水準。9月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有89家,比8月份多4家;平均每家公司的解禁市值為23.91億元,比8月增加11.02億元,增加幅度為85.46%。9月首發原股東限售股解禁的公司有34家,比8月增加5家。股改限售股份、定向增發機構配售等非首發原股東部分涉及的公司有55家,比8月減少1家。其中,股改限售股解禁的公司有3家,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解禁的有26家,股權激勵限售股解禁的有21家,追加承諾限售股份的有5家。

  4、空頭明顯增倉,期指弱勢震蕩,好壞參半的經濟數據難以繼續提振市場,週一期指主力再度失守2350點,不過盤後持倉量止跌並微增了兩千余手。儘管多空雙方糾結依舊,主力大戶們的入場意圖似乎開始明確。昨日“空頭司令”海通期貨和中信期貨凈空頭分別增倉691手和262手,“多頭司令”國泰君安期貨和銀河期貨的凈多頭則分別增倉424手和147手。儘管期指結束了持倉量最長連續下降的紀錄,但目前的格局是實體經濟下滑與政策調整的博弈,濃重的謹慎氣氛中,“弱勢震蕩”仍然是市場的核心關鍵詞,然而利空消息依然有繼續發酵的可能,空頭進場力度不容忽視。

  5、中報披露已近尾聲,創業板公司成下滑重災區。截至當前,創業板指再度破位下行,跌幅超2%。總體來看,主機板公司業績相對穩定,17隻滬市主機板,14隻公佈業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平均增幅為9.25%,遠好于次新股平均水準;而創業板則是業績下滑重災區,32隻創業板次新股,25隻公佈中報,凈利潤平均下滑24.47%。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