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2200點上方阻力加大 配置方面需遵藍籌股重成長性

  • 發佈時間:2014-08-04 07:17: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上周指數重心繼續上移,周初大盤向上跳空並快速飆漲,隨後幾個交易日反彈步伐逐漸放緩,週五盤中創出2218點反彈新高後隨即快速回調,收盤最終退守2200點下方。滬指連續兩周超過百點的漲幅,對引發反彈的一系列利好因素已有了較大程度反應,此前凝聚力較強的多方陣營也在上周出現動搖,資金也逐漸從大幅凈流入向凈流出轉換,價漲量減的格局顯示市場自身做多動力逐漸弱化,後市大盤想要再度攻擊2200點重要阻力位,需要適當的震蕩整固來重新積聚多方能量。

  盤面觀察,上周權重股依然主導場內熱點,尤其周初金融、地産、有色、煤炭等週期性權重股聯袂做多共同助力大盤重心快速上移。不過隨後幾個交易日,個股賺錢效應有所減弱,且權重熱點板塊之間出現分化,多數大盤藍籌股陷入滯脹狀態,而鋼鐵、醫藥及消費類板塊,在事件性因素及防禦心理共同作用下,獲得場內資金關注。可見大漲之後市場心態漸趨謹慎,短期資金兌現收益意願上升。另一方面,上周成長股活躍度回升,尤其是以鋰電池充電樁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表現搶眼,但題材熱點擴散效應較為欠缺,少數熱點持續性並不理想。目前市場環境下,成長股未擺脫業績對估值泡沫的擠壓,新股發行又帶來估值回歸及資金分流的雙重壓力,以創業板為代表的高估值成長股短期恐難重拾昔日“風采”。

  伴隨著指數重心的上移,市場環境也繼續趨於改善。近日統計局公佈的7月份製造業PMI指數連續5個月回升,並創今年以來最大升幅,同時大多數分項指標也都表現出積極的變化,需求端和供給端雙雙向好,政策效應傳導到基本面層面不斷顯示出積極變化,預計二季度以來宏觀經濟復蘇回暖的勢頭有望在三季度得以延續。流動性方面,上周央行公開市場業務雖然凈回籠110億元資金,但央行啟用14天正回購,將資金凍結期限縮短一半,且中標利率也出現近年來首次下行。受此影響,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以及隔夜、7天SHIBOR值均出現回落,貨幣市場短端利率普遍下行顯示短期資金面有望延續相對寬鬆格局。且央行發佈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管理層將繼續貫徹流動性總量合理增長,結構不斷優化的貨幣政策走向。整體來看,基本面及流動性狀況的改善有利於強化A股市場內在支撐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基本面復蘇支撐指數中長期運作趨於改善的情況下,短期市場存在適度糾偏的可能。近期一系列政策鬆動作用下,市場對房地産、滬港通、無風險收益率下降等預期快速向好。雖説政策利好無論對經濟基本面還是市場機制建設都有重要意義,但政策意圖更側重於結構引導,且市場內在運作機制的完善也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以往A股運作經驗也表明,二級市場對重要政策預期往往存在初期反映過度後期反映不足的弱點。所以不排除近期市場快速飆漲帶有短期反映過度的可能,熱情過後,市場自身也需要進行適當的糾偏。

  技術面看,7月底以來,大盤連續強勢上攻對此前持續低迷的技術形態上進行了較大的修正,多方信心得到極大提振;但另一方面,指數一味強勢上攻過程中,缺乏必要的震蕩休整來夯實反彈的技術性基礎,隨著指數重心的不斷向上,場內的不穩定性因素逐漸顯現。同時,滬指2200點上方也是去年四季度指數反覆震蕩的平臺位置,上周指數初步突破該位置後,量價關係並不理想,資金流出量逐漸增大顯示短期2200點上方壓力較大,大盤以衝高回落方式來釋放不穩定情緒也在預期之中。目前來看,大盤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短線獲利回吐和前期套牢盤雙重壓力,預計短期內維持2200點下方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

  投資策略上,短線大盤技術性阻力增加,適當的震蕩調整或糾偏尚不能斷言本輪反彈行情就此結束,畢竟從持續改善的基本面及相對寬鬆的資金面環境看,指數下方支撐力度也較為強勁,且藍籌股估值修復行情演繹到目前階段,估值水準仍相對偏低。後市注意控制倉位的基礎上,配置方面需遵循藍籌股重成長性,成長股重業績的思路,板塊方面仍可適當關注券商、軍工、新能源、國企改革等板塊的投資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