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四大報頭條 > 正文

字號:  

2月19日四大報頭條摘要

  • 發佈時間:2016-02-19 08:27:1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中國證券報

  1月CPI漲幅擴大 低通脹格局將延續

  國家統計局18日公佈,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8%,連續3個月回升,漲幅較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創去年9月以來新高。1月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5.3%,降幅分別比上月收窄0.1和0.6個百分點。PPI同比降幅自去年4月以來首次收窄,結束了連續5個月保持在5.9%的狀態。

  眾創空間發展將獲金融資本支援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眾創空間專業化發展,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專業化服務,更大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促進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産力轉化,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意見》提出,引導和鼓勵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等與眾創空間相結合,完善投融資模式。

  1月外匯佔款降幅收窄 人民幣貶值壓力下降

  1月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降幅為6445億元,較去年12月收窄637億元,為歷史第二大降幅。2015年,央行口徑外匯佔款除1月和10月小幅回升外,其餘10個月均不同程度下降,2015年12月創下史上最大跌幅——7082億元。外匯佔款和外匯儲備均呈降幅收窄,1月外匯儲備降幅995億美元,低於前值1079億美元,也低於市場預期的1178億美元。

  201份業績快報 逾六成凈利增長

  截至2016年2月18日晚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稿時止,兩市共有201家上市公司發佈了2015年業績快報。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為128家,佔比為64%;凈利潤同比下降的有71家,佔比約為35%。在業績同比增長的128家上市公司中,增長幅度在100%以上的有25家;增長幅度在30%-100%的上市公司有27家;增幅在30%以下的為76家公司。

  上海證券報

  加碼預期管理 貨幣政策調控邁大步

  在公開市場春節臨時“天天見”即將“收官”的時間窗口,央行于昨日傍晚宣佈,即日起將根據貨幣政策調控需要,原則上每個工作日均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這意味著,春節期間維穩流動性“利器”的公開市場操作,在未來每日“出鞘”將常態化。市場人士認為,此舉標誌著貨幣政策調控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在外匯佔款連續下降之際,央行增加公開市場操作頻率,有利於穩定流動性預期,加強與市場的溝通,保持市場利率的穩定。

  入華首日綁卡超3000萬張 Apple Pay短期難撼移動支付格局

  昨日,Apple Pay正式入華,包括銀聯以及接近20家銀行攜各種優惠為其高調站臺與推廣。有分析認為,作為後發者,在Apple Pay入華之初不應該過早寄予厚望,畢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接受度已經很高,不過現狀是很多用戶已迫不及待地開啟Apple Pay應用。上證報記者獲悉,ApplePay昨日綁卡數量遠超3000萬張。但大部分分析人士並不認為Apple Pay能在短期改變中國的移動支付格局,目前也不清楚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會否採取措施積極應戰。

  A股止步三連陽 成交量繼續放大

  週四,A股小幅收跌止步三連陽,滬指衝高回落,微跌0.16%,軍工、航太等前期強勢板塊全面回調,題材概念股炒作熱度降溫,但成交量繼續放大。分析人士認為,整體看市場仍有反攻預期,3000點關口位置或將承受較大壓力。

  深交所追問神州長城:“10轉28”是否合理

  神州長城欲“10股轉增28股”引爆股價三漲停,深交所一紙關注函要求公司進行核查,進一步説明此次利潤分配預案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董監高及持股5%以上股東未來是否存在減持意向、公司的資訊保密情況等。

  中國航運新巨頭起錨

  從中國南車、北車合併,到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掛牌,央企整合已然由試水階段邁入深化階段。2月18日,由中遠和中海兩大央企航運巨頭重組而成的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併發布“6+1”産業佈局規劃。據了解,本次整個重組方案共涉及資産交易74項,交易金額高達600億元人民幣,堪稱國內資本市場有史以來最為複雜的交易。

  證券時報

  節後兩融餘額三連增 融資凈買入再現

  進入猴年以來,A股低開高走,前三交易日強勢錄得三連陽,昨日雖小幅下跌0.16%,但市場人氣整體較年前大幅改善,熱點全面擴散。隨著大盤企穩反彈,兩融市場也出現回暖,節後兩融餘額連續3個交易日回升,實現年內首度連續增長,兩融規模在三個交易日增長了107.93億元。

  多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平倉警報解除

  受今年1月股市下跌影響,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因質押股份比例較高,面臨追加補充質押或追加保證金的選擇。大股東手頭“緊張”的公司甚至不得不停牌尋求應急方案。而伴隨著市場企穩,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補倉等方式解除平倉風險警報,部分公司更在復牌首日上演“漲停秀”。截至目前,因股權質押接近或達到警戒線及平倉線而停牌的公司中,僅剩同洲電子冠福股份華仁藥業3家公司未解除警報,這三家公司仍在停牌中。

  私募保殼急 券商PB業務出招攬客忙

  私募登記新規出臺後,券商春節後紛紛針對急需“保殼”的私募推出私募綜合託管服務的“首發計劃”。券商主經紀商(PB)業務近幾天也因此忙碌起來。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獲悉,券商針對此項業務打出了低門檻、低費用、快速等招數,在産品規模門檻方面,有的券商甚至表示産品可以“0”規模門檻,最快3-5天即可以實現産品從募集到成立。

  南寧百貨澄清舉牌疑雲 洪琬玲增持意向留懸念

  突然被神秘自然人舉牌的南寧百貨(600712)今日火速發佈一則澄清公告。公司稱,針對有媒體刊登的《南寧百貨頻遭舉牌業內人士稱不排除與前海人壽有關》等報道,經公司書面問詢,前海人壽回函明確表示,前海人壽與洪婉玲及公司其他股東不構成一致行動人,也不存在關聯關係。

  證券日報

  央行重視引導市場預期 現階段倚重變相“雙降”

  央行指出,為完善公開市場操作機制,提高公開市場操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決定延續前期增加公開市場操作頻率的有關安排。“即日起,根據貨幣政策調控需要,原則上每個工作日均開展公開市場操作。”2月18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央行獲知這一消息。央行強調,如因市場需求不足等原因未開展操作,也將發佈《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予以説明。

  五成上市煤企預計2015年虧損 27家公司累計虧損175億元

  煤炭行業正在陷入全面虧損。根據中國煤炭協會的統計,2015年煤炭行業虧損面已超過八成。行業內盈利能力最好的上市煤企的業績也逐步惡化。根據廣發證券的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共有28家上市煤企披露了2015年業績預告。其中,14家實現盈利,其中3家預增,11家預減,多數公司業績同比降幅在60%-80%之間;14家預計虧損的公司中,由盈利轉至虧損和面臨退市風險警告的公司分別為10家和4家,虧損面達到 50%。

  139家公司擬分紅送轉 擬現金分紅者佔96家

  在97家推出每10股轉增10股預案的公司中,有74家公司分屬於中小板和創業板,焦點科技現金分紅最慷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共有13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5年度的分紅送轉預案。其中,有96家公司提及了現金分紅的事項。

  中石化回應勝利油田巨虧:暫停4個小油田可減虧2億元

  近日,一則關於中石化勝利油田陷入巨虧的新聞在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消息稱,中石化勝利油田2015年首次陷入虧損,全年虧損超過92億元。同時,勝利油田的4個油田將在今年整體關停。中石化在其微信公眾號“石化黑板報”對此作出回應稱:近期,中石化勝利油田經過對70個在産油田的嚴格效益測算,開發效益排在末尾的4個小油田將被暫時關停。這4個小油田年産量共約6萬噸,僅佔勝利油田年産量的0.2%左右,並不影響大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