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四大報頭條 > 正文

字號:  

2月2日四大報頭條摘要

  • 發佈時間:2016-02-02 09:11:1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中國證券報

  央行1月MLF操作8625億元 資金面整體中性“有保障”

  2016年1月,為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金融機構流動性需求,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共8625億元。市場人士認為,央行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SLO、SLF、MLF、PSL等工具提供流動性,可以對衝流動性壓力,資金面應該是有保障的,但整體會中性。

  國家戰略+消費金融 銀行信貸積極尋找投放新通道

  自去年開始,地方融資平臺、個人房貸、醫院、教育等就轉為他們的信貸投放重點。專家和銀行業內人士指出,在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銀行不良貸款“雙升”的環境下,銀行未來信貸投放必須積極尋找新機會。一方面是如中國製造2025、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城鎮化建設等國家戰略帶來的機遇;另一方面是居民消費、住房按揭貸款等消費金融領域。

  RQFII現大額申購 海外資金抄底A股意願增強

  此前,由於信心不足,海外資金大幅撤離A股。不過,近期數據顯示,海外資金對投資A股的信心正在恢復,香港規模最大的RQFII基金出現大額申購,滬股通亦出現資金凈流入跡象。部分機構認為,目前A股市盈率已接近2008年時以市值加權方法計算的歷史低點,股市有望在一季度迎來轉機。

  鼎立股份大股東1735萬股持倉被強平

  鼎立股份(600614)2月1日晚公告稱,公司接到公司第一大股東鼎立控股集團的通知,由於公司股價近期非理性下跌,鼎立控股集團前期以其資産管理計劃賬戶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增持的公司17,349,774股A股,已于2016年1月29日收盤前被平倉。

  上海證券報

  上海“十三五”征戰全球金融中心

  “十三五”,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踏上新征程: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這是2月1日發佈的《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描繪的藍圖。《綱要》提出,“十三五”上海要邁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到2020年,上海金融市場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佔全國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達到25%左右,上海金融業增加值佔上海全市生産總值比重保持在15%以上。

  逾千份業績預告“透射”行業冷暖

  儘管年報披露季剛開啟,但已有約半數上市公司通過業績預告,提前向市場通報了2015年的運營情況和業績表現。截至2016年2月1日,除在2015年三季報中提示之外,已有約1400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2015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喜公司約800家,佔比近六成。簡單的業績預告其實隱藏著深刻的資本邏輯和産業興衰。

  各地出招去庫存 百城房價“雙漲”

  房地産在增長波動中進行著去庫存和結構調整。中國指數研究院1日發佈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1月百城住宅均價環比同比雙雙上漲,其中環比上漲0.42%,較上月收窄0.32個百分點;同比上漲4.37%,漲幅較上月擴大0.22個百分點。在“去庫存”大背景下,百城房價的變化確認房地産進入整體向上的大週期。

  3個月估值升6倍 博通股份並購案遭上交所“嚴問”

  博通股份10天前披露的並購預案昨日被上交所問詢。有意思的是,此單交易金額不大的並購案竟招來監管層多達四大項合計18小項的專業追問。從問詢次序來看,監管部門重點關注此次並購標的交易作價公允性、高盈利承諾、單一客戶依賴風險等問題。

  證券時報

  1月PMI弱勢開局 經濟企穩仍需時日

  中國官方製造業及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雙雙回落,經濟企穩仍需時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昨日發佈的2016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PMI為49.4%,較去年12月下降0.3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維持在榮枯線下方。非製造業PMI為53.5%,比去年12月回落0.9個百分點。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看來,1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表明經濟增長仍處下行態勢。同日公佈的1月財新製造業PMI為48.4,較2015年12月回升0.2個百分點,但也連續11個月處於榮枯分界線下方。

  逾五成銀行入市資金不能直接平倉 敞口風險仍可控

  2016年1月份,A股月跌幅22.65%,創歷史最差新年開局,也刷新了2008年10月以來的單月跌幅紀錄。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對銀行資金入市風險的擔憂,貫穿此輪股市調整全過程。股權質押風險顯現,則是今年以來股市加速回調的一大原因。上周已有7家上市公司因股權質押風險被逼停牌。平安證券近日發佈研報稱,銀行資金的四種入市路徑逾半數不能直接平倉。根據該研報測算,目前超過50%的銀行入市資金無法直接平倉,但目前銀行股市敞口風險仍然可控。

  兩融餘額連續21個交易日下降 逼近9000億

  上週五A股大幅反彈逾3%,依然未能改變兩融市場持續下滑的趨勢。截至1月29日,兩融餘額報9091.72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62.94億元,環比降幅為0.69%。這也是兩融餘額連續第21個交易日出現環比下降,再次刷新歷史連降記錄。與此同時,上周兩融市場遭融資凈償還719.15億元,連續5周處於融資凈償還狀態。

  大股東爆倉風險蔓延 同洲電子控股權被迫轉讓

  大股東爆倉風險蔓延,同洲電子今日公告實控人轉讓控制權、鼎立股份大股東宣佈1000多萬股被平倉,另有多家公司公告大股東質押股份接近100%。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同洲電子是A股首家大股東股份質押瀕臨爆倉被迫轉讓控制權的公司。

  證券日報

  央行完善利率走廊 首現1個月SLF利率定為3.6%

  2月1日,央行按慣例在其官網公佈了常備借貸便利(SLF)、中期借貸便利(MLF)以及抵押補充貸款(PSL)數據。《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自去年11月20日正式推出利率走廊後,在今年1月份央行公佈的SLF數據中,首次出現了1個月SLF的基準利率,為3.60%。在去年最後兩個月的操作中,央行僅公佈了隔夜和7天期SLF的操作規模和利率水準。業界人士認為,1個月SLF利率的現身,是對利率走廊的完善。

  地方兩會聚焦資本市場 擴大直接融資是重點

  地方兩會密集召開。《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不少地方都對本地資本市場的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計劃安排。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建設區域性股權市場,也是各地提的比較多的兩個工作重點。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結構失衡的問題。

  7家公司年報披露社保基金持股 持倉市值達8.97億

  隨著2015年年報披露逐步展開,一向被看做是價值投資標桿的全國社保基金重倉情況逐漸浮出水面。數據顯示,截至2月1日,有7家公司的年報披露中涉及社保基金,持倉總數4001.13萬股,持倉市值達8.97億元。具體來看,持倉市值超過1億元的有3家公司,分別為索菲亞全國社保基金413組合、索菲亞全國社保基金404組合、皖維高新全國社保基金107組合,持倉市值分別為2.16億元、1.96億元、1.35億元。

  法院受理九龍山股東內鬥案 海航方面提管轄權異議遭駁回

  2月1日晚,九龍山發佈公告稱,公司于2016年1月29日收到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發來的《傳票》、《舉證通知書》《應訴通知書》及《證據清單》、平湖九龍山的《起訴狀》等相關文件。 平湖九龍山請求靜安法院判令撤銷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27次會議通過的決議,並判令公司承擔全部訴訟費用。靜安法院將於2016年2月16日開庭,就上述案件進行審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