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四大報頭條 > 正文

字號:  

9月8日四大證券報頭條摘要

  • 發佈時間:2015-09-08 07:07:2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中國證券報

  持股超1年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證監會7日發佈《關於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自8日起施行。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 ,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

  深化國企改革指導意見近期將公佈

  國務院國資委有關人士7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已經中央審議通過,近期將對外公佈。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即將出臺的意見在國企分類改革、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資管理體制、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等方面將有詳細安排。

  外匯儲備連續四個月下降

  中國人民銀行7日發佈的儲備資産表顯示,截至8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5573.81億美元,較7月縮水939.29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回落。專家表示,當前仍處於新匯改“磨合期”,外匯儲備實際減少主要源自“償還外債”“藏匯於民”,並不等於大幅資本外逃。

  人民幣即期匯率止步六連升

  經過此前連續六個交易日的連續走升之後,9月7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小幅下跌,重返6.36元下方。分析人士表示,雖然短期境內外匯差較大使得人民幣仍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人民幣不具備長期貶值的基礎,經過此前的一次性貶值之後,近期有望進入總體穩定、雙向波動的運作格局。

  三網融合方案落地 歌華有線領漲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三網融合推廣方案》,加快在全國全面推廣三網融合,昨日是假期後的首個交易日,包括電腦、通信等品種在內的相關概念股表現強勢,漲幅集體居前,歌華有線作為三網融合概念的老牌“明星股”,昨日獲得投資者追捧,全天大漲9.86%,在大熱的三網融合浪潮中處於領漲地位。

  上海證券報

  市場建設再進一步 三大交易所擬引入指數熔斷機制

  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滬、深交易所和中金所擬在保留現有個股漲跌幅制度前提下,引入指數熔斷機制。三大交易所于7日晚間發佈交易規則修訂並公開徵求意見,在基準指數、熔斷閾值、熔斷時間、熔斷範圍等方面做出詳細安排。值得指出的是,我國指數熔斷機制採用雙向熔斷,即漲跌均熔斷,這更有利於抑制過度交易,控制市場波動。

  驟減九成 三大期指成交量創歷史新低

  中金所新規實施首日,股指期貨成交量大幅萎縮,驟減約九成。從昨日的成交持倉來看,三個期指品種成交極度萎縮。三個品種總成交量共7.62萬手,較9月2日減少了92.46萬手,下降92.39%,成交額減少92.15%,持倉量下降16.05%。

  上證市值百強ETF擬終止合同 或成首只清盤ETF

  長盛基金今日發佈公告,擬於10月12日以現場開會方式召開上證市值百強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的持有人大會,對該基金終止上市和終止基金合同議案進行表決。如果該議案獲得通過,上證市值百強ETF將成為首只清盤的ETF.

  ST景谷國有股轉讓設門檻 受讓方需向當地鉅額投資

  ST景谷昨日宣佈二股東景谷森達所持國有股權擬公開轉讓,今日就列出了意向受讓方的資格門檻:不僅總資産不得低於10億元,還要求連續三年盈利,同時需在景谷當地投資2至3億元,且保證不支援將ST景谷遷出景谷,而這一切所換來的,還僅是ST景谷的二股東之位。不過,巧合的是,剛剛上位ST景谷第一大股東的廣東宏巨,正好符合受讓資格中的若干財務指標。

  證券時報

  兩融餘額三個月縮水近六成

  兩融餘額從9600億增長至2.27萬億用時半年,從2.27萬億降至9622.62億,卻只用了3個月——這場清理場內杠桿的運動,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前所罕見。據統計,截至9月2日,滬深股市兩融餘額為9622.62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531.22億。兩融餘額已連續12個交易日下降,回到2014年12月中旬水準。這也是兩融餘額自2014年12月18日以來,首次跌破1萬億元。

  航運央企合併傳聞再度蔓延 招商輪船外運發展同時澄清

  央企合併傳聞已從中海、中遠傳導至招商局和中外運長航,至此,四大航運集團已悉數進入坊間設定的合併序列。不過,這一消息並未獲得官方層面的權威證實。今日,招商局集團旗下的招商輪船和中外運長航集團旗下的外運發展同時發佈澄清公告,稱公司及控股股東均未收到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招商局集團與中外長集團重組事項相關通知。

  中炬高新定增募資45億 前海人壽一致行動人包攬

  終止重組改非公開發行後,中炬高新(600872)今日公佈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擬發行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5 億元,由公司第二大股東前海人壽一致行動人包攬。本次非公開發行完成後,“寶能係”鉅盛華的實際控制人姚振華將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公司股票今日起復牌。

  證券日報

  發改委一日批復6大項目 估算總投資約775億元

  記者獲悉,為貫徹落實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路,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7日同時公佈了對6大公路項目的批復,建設範圍包括貴州、雲南、湖北、海南、寧夏、西藏等六省區,項目估算總投資約775億元。

  142家房企負債近3.4萬億 超兩成房企資産負債率逾80%紅線

  截至目前,滬深兩市142家上市房企2015年中報已經披露完畢。據統計數據顯示,142家上市房企上半年負債合計接近3.4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達13%。不過,這142家上市房企的資産總計為4.41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達14%,與負債增長水準相持平。

  上交所進一步加強50ETF期權持倉限額管理

  《證券日報》記者9月7日獲悉,為保障期權市場平穩運作,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期權試點交易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股票期權試點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通知,決定自2015年9月8日起,進一步加強50ETF期權持倉限額管理。

  今年以來逾700家上市公司並購重組 涉及金額超6000億元 

  8月31日晚間,證監會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鼓勵上市公司兼併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的通知》,可以預見,兼併重組會在市場中再起波瀾。數據統計顯示,截至9月7日,今年以來共有逾70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重組的資訊,涉及交易金額約6019億元。未來重組市場將如何帶來上市公司的變革,值得持續關注。

  恒生電子被調查敏感期 企業高管連續增持 

  近日,恒生電子子公司恒生網路被監管機構認定為非法經營證券業務,並處以逾5億元的處罰。對此,有業內人士評價,“處罰結果將對恒生電子全年業績産生重大影響,母公司全年可能難以盈利”。值得注意的是,在恒生電子子公司恒生網路遭證監會調查的同時,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總裁和副總裁皆出手增持自家公司股份維穩公司股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