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隨肉價起飛 養豬企業月均盈利10億稱霸創業板

  • 發佈時間:2016-04-14 08:40: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肖樂  責任編輯:閻明煒

  “現在丈母娘選女婿的標準變了,不是看你有沒有房,而是看你有沒有蔬菜大棚。如果,你還有一個養豬場,那丈母娘估計是要定你了。”

  雖然以上只是個段子,但豬肉價格一路上漲的確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也讓從事生豬養殖的上市公司賺了個盆滿缽滿。國內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溫氏股份(300498,SZ)日前公佈了2016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凈利潤為29.97億元至31.94億元,同比增長了近4倍。

  僅在3月,溫氏股份就對外公佈便賣出商品肉豬140.21萬頭,收入31.27億元,銷售均價19.37元/公斤,按公司生豬出欄完全成本11.8元/公斤計算,一頭豬差不多能賺700元以上。

  ●預計利潤稱霸創業板

  溫氏股份于去年11月登陸創業板,從一季度業績預告來看,僅今年前三個月的時間,就賣了410.89萬頭豬,凈利潤約30億元,而去年同期的盈利為6.67億元。如此高的收益,讓其他創業板公司望塵莫及。目前公佈業績預告的有501隻創業板個股,預計實現凈利潤總額132.88億元至158.21億元,而溫氏股份一家便佔了20%。

  溫氏股份表示,公司商品肉豬出欄量穩定增長,同時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盈利大幅增長得益於此。

  生豬價格自去年3月份開始進入上漲通道。今年初,商品豬價格在元旦後持續上漲,春節後短暫、小幅回落,2月下旬重新上漲,3月份繼續上漲,出現了淡季不淡的態勢。

  那麼,今年的豬價到底漲了多少?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平均生豬出場價格為19.02元/公斤,同比上漲55.3%,這一增速直接趕超了一線城市房價增速。國家統計局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3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8.4%,影響CPI上漲約0.64個百分點。

  此外,溫氏股份表示,飼料原料採購價格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也是盈利增加的一大原因。作為豬飼料的玉米一季度均價2041元/噸,同比下降14.3%,豆粕一季度的均價為2620元/噸,同比下降了15.7%。

  飛上天的“二師兄”還讓不少上市公司扭虧為盈。另一家生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2016年第一季度預計凈利潤最高可達3.75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2019.49萬元。生豬産品收入佔比近五成的雛鷹農牧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凈利潤或超過1億元,而去年同期則虧損8767.96萬元。

  ●3月恰逢上輪“豬週期”低谷

  此輪豬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供給不足,而其背後出現了明顯的“豬週期”。4月10日,國家發改委撰文指出,在上輪“豬週期”中,生豬價格下跌期較長,養豬業長期處於微利或虧損狀態,導致去年3月生豬價格進入上漲通道後,部分養殖場、戶補欄積極性仍然不高,補欄進程較慢,加之部分地方實施生豬禁養或限養,生豬産能持續處於低位。

  而去年冬天全國大部低溫寒潮導致仔豬成活率下降,也影響了近期生豬市場供應,使今年春節後價格不降反升。此外,今年3月生豬價格同比漲幅較高,與去年3月恰逢上輪“豬週期”低谷,生豬價格較低也有很大關係。

  “豬週期”的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華泰證券指出,根據歷史數據,“豬週期”從波谷到波峰一般會持續長達15—20個月。

  農業部畜牧司司長馬有祥4月7日表示,目前生豬産能在加快恢復。數據顯示,種豬場二元母豬銷量增加了近60%,這預示著生産能力的擴大。

  國家發改委則在4月10日的文章中指出,按照生豬養殖週期和市場供求規律,預計9月份以後供求關係趨於寬鬆,明年春節後可能進入新一輪調整階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