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概念股集體大跌原因待解
- 發佈時間:2015-06-11 04:40:39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張恒
分析師表示,我國核電資産證券化速度明顯加快,核電發展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6月10日,中國核電在上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標誌著中國核電成為A股第一家純核電上市企業。發行價格為每股3.39元,報收于4.88元/股,上漲43.95%。
與近期發行的新股相同,中國核電開盤無懸念秒停。
中國核電錶示,通過本次發行,公司將建立境內直接融資平臺,優化資本結構,募投項目的投産將大幅提升公司的主營業務規模。
核電巨無霸登陸A股重新啟航,中廣核電力已于去年在港上市,中國核建日前也申報了上市資料,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併後相關資産借殼上市預期也十分強烈。
對此,分析師表示,我國核電資産證券化速度明顯加快,核電發展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核電概念股集體大跌。
業內人士認為,核電行業在今年將迎來開工潮,相關産業鏈公司受益於此毋庸置疑。
核電巨無霸重新啟航
據中國核電先前披露,此次發行不超過38.91億股股份,約佔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募集資金約為133.76億元,是A股市場近5年來規模最大的IPO交易。
中核集團副總經理、中國核電副董事長俞培根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核電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這是公司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一個新起點、新動力。”
據了解,中國核電經營範圍涵蓋核電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核電運作安全技術研究及相關技術服務與諮詢業務等領域,是國內投運核電和在建核電的主要投資方,擁有控股子公司14家,合營公司1家,參股公司1家;控股在役核電機組12台,裝機容量977.3萬千瓦;控股在建核電機組11台,裝機容量1159.2萬千瓦,計劃自2015年起陸續投産,公司裝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目前,中國核電控股核電裝機容量份額為國內市場第一,總資産規模超過2300億元,員工總數近10000人。
據了解,2014年,中國核電運作機組平均負荷因子超過90%,各項運作指標居於國內領先地位,兩台運作機組WANO排名世界第一,六台機組位於世界優秀行列。2014年機組發電量527.7億千瓦時、主營收入188億元、利潤總額61.6億元。機組發電量、主營收入、利潤總額連續三年穩步上升。
2015年被認為是核電發展的關鍵之年,中國核電上市可謂恰逢其時。
5月7日,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福清5號機組開工建設,業界對核電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按照《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至2015年底,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為5800萬千瓦;至2020年底,中國已建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800萬千瓦。若以每台機組容量為100萬千瓦計算,預計2020年前,我國平均每年將有6台機組開工建設。
中國核電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本次發行,公司將建立境內直接融資平臺,優化資本結構,改善生産要素配置;募投項目的投産將大幅提升中國核電的主營業務規模,有助於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和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社會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提高在國際國內的市場地位。
核電概念股集體大跌
需要一提的是,中國核電上市當天並沒有如市場預期提振核電産業鏈相關概念股。相反,昨日,核電概念股集體大跌。
截至收盤,中國一重、上海電氣、中核科技、吉電股份股價下跌超過8%,浙能電力、沃爾核材股價下跌幅度超過6%,浙富控股、蘭石重裝、上海電力股價跌超5%,申能股份、東方鋯業、大唐發電股價下跌超過3%。
市場人士認為,核電概念股在此前已經聞風大漲,昨日股市震蕩,沒有上漲也無需過度解讀。核電行業在今年將迎來開工潮,相關産業鏈公司受益於此毋庸置疑。
而隨著核電的大發展,相關公司上市融資顯得頗為迫切。
繼中廣核電力2014年12月份成功登陸H股後,核電企業上市的步伐在不斷加速。前不久,證監會近期也公佈了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公司擬上市的申報材料。
近日,中電投和國家核電也正式宣佈合併成立國電投,並確定了新公司的領導層。
方正證券分析師周紫光表示,核電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開闢新項目需要投入大量資本金。競爭對手均已對接資本市場。相比于IPO,借殼上市特別是直接向旗下上市平臺注入核電資産對於國電投來説,是實現核電資産上市較為便捷的方式。
隨著核電企業上市融資後,除了支撐國內核電的大發展以外,核電“走出去”也將繼續發力。
“我國核電資産證券化速度明顯加快,核電發展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有券商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