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資金風稍歇政策風未起 金融股料演繹後杠桿行情

  • 發佈時間:2015-02-03 02:09:2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資金風稍歇 政策風未起

  兩融檢查後,融資杠桿交易淡化趨勢不改。在去杠桿的大潮中,前期融資倉位較高的金融股短期融資償還壓力仍較大,驅動金融股的資金力度減弱。不過,在資金風回落的同時,降準、降息的政策風尚未颳起,這可能會壓制金融股行情,短期回調壓力仍較大。從中長期來看,金融股的基本面依然向好,調整到位後佈局價值依然存在。

  金融股陰跌

  2014年底,伴隨著融資杠桿交易大潮興起,滬深股市兩融餘額快速躥升,突破萬億大關,跑步入場的增量資金通過杠桿交易放大後彰顯出強大驅動力,金融股恰恰正在資金的風口之上。申萬銀行和非銀金融指數在12月分別上漲33%和51.76%,金融股掀起了難得的“漲停潮”,將“大象起舞”演繹到極致。不過伴隨著估值和股價的走高,資金對於金融股的驅動力漸弱,金融股開啟高位震蕩模式。

  隨後2015年1月初證監會對券商兩融業務違規的處罰則給了“重杠桿”金融股當頭一棒,1月19日申萬銀行和非銀金融指數分別下跌9.97%和9.27%,漲停潮過後的跌停潮讓投資者措不及防。在小幅反彈後,金融股便步入縮量陰跌的通道,申萬銀行指數收出六連陰,累計下跌9.86%,期間成交額從500億元下降至300億元;申萬非銀金融指數五個交易日下跌,累計下跌9.76%,期間成交額從1000億元下降至500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證監會兩融檢查後,兩融規模維持在1.1萬億元水準,新增資金入場明顯放緩,銀行、券商、保險的市值在千億級別,需要很大的資金量才能拉升,缺乏資金支撐,處在高位的金融股回調壓力隨之增大;另一方面,監管層態度趨嚴,去杠桿的大趨勢不改,這也影響到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場內資金的謹慎情緒升溫,考慮到金融股前期累計漲幅較大,短期資金高位離場鎖定收益的傾向增強。由此來看,作為此前金融股行情加速的助推器,資金風暫停助推了金融股的回調。

  政策風未起

  縱觀本輪的牛市行情,資金風是金融股的加速器,政策風才是行情的導火索。2014年11月22日起,央行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政策面的暖風觸發了金融股的強勢行情。此後市場又一直存在央行降息、降準的傳聞,伴隨政策預期升溫,金融股也一路上行。

  機構人士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在經濟增長壓力猶存、引導融資成本中長期下行目標任重道遠的背景下,未來寬鬆加碼仍是大勢所趨。銀行體系中基礎貨幣的投放仍是必要的,如果不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MLF等結構性工具投放足夠的基礎貨幣,降準可能難以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從近期高層表態來看,政府希望改革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抓手,貨幣寬鬆難以有的放矢地解決經濟運作中的結構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無疑是更有利的選擇。有市場人士認為,春節前降準的可能性不大。

  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前期金融股上漲已經包含了對於降準、降息的政策預期,短期即便降準政策落地,能否再度掀起類似于上一輪的炒作尚未可知;另一方面,考慮到高層維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傾向,市場對於降準政策的預期反而有所下降。政策風尚未颳起時,資金並不願意入場抄底。

  基本面依然向好

  2014年12月以來,證監會加大了兩融業務的檢查監管力度。繼1月16日通報45家券商融資業務檢查結果後,近期證監會將對剩餘46家公司融資業務開展現場檢查。1月16日,銀監會對《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對委託貸款的來源和用途加強監管;保監會則召開會議,提示險資運用的合規性及相關風險。

  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增量資金入市步伐將受到一定影響。當前市場正從增量資金邏輯轉向存量資金邏輯,存量資金博弈再度主導市場。在此背景下,金融股料演繹“後杠桿”行情。從短線來看,金融股前期的融資倉位較高,短期活躍度降低。從中長線來看,此類品種的基本面依然向好,短期調整到位後仍有佈局價值。

  一方面,在“去杠桿化”的過程中,前期融資倉位較高的品種,短期活躍度有限。本週一銀行、非銀金融板塊表現低迷,申萬銀行和非銀行指數分別下跌3.15%和3.34%,領跌各行業板塊。不過金融股仍是滬深兩市中融資倉位最重的板塊。在滬深兩市所有融資標的中,有7隻股票的融資餘額超過百億元大關,這7隻股票清一色是金融股。中國平安(行情,問診)和中信證券(行情,問診)的融資餘額超過300億元,分別為333億元和323億元,佔流通市值比例分別為8.87%和11.80%。雖然此類品種在上周已出現數億元的融資凈償還,但由於整體融資倉位較重,後市融資償還壓力依然較大。金融股短期的回調壓力仍然較大。

  另一方面,從基本面來看,金融股的基本面依然向好。保險方面,2015年保費、投資和資本都將呈現改善趨勢。權益倉位的穩定、定存佔比下降、高收益公司債和企業債佔比增加、非標資産投資都將促使投資收益率更加穩定。保費結構調整將成為保險業主流,隨之而來的是退保的改善和滿期給付的下降,保險經營壓力逐漸緩解。銀行方面,安邦增持民生銀行(行情,問診)顯示銀行業的股權爭奪依然激烈,銀行牌照的稀缺性決定了其對於産業資本強大的吸引力,而參考成熟市場經驗,對於稀缺牌照控制權的收購往往是含有高溢價的,銀行業的投資機遇值得期待。此外,從整個市場來看,銀行股仍然是A股價值洼地。券商方面,2015年“深港通”、“註冊制”改革、券商加杠桿和凈資本放開、證通公司設立等有可能實現突破,這些舉措將提升券商行業的創新預期,券商仍有成長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中長期的佈局價值是在短期調整到位後顯現出來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