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走出去”組合拳頻出 政策+市場三板塊得牛市先機

  • 發佈時間:2015-01-08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子強 孫 華  責任編輯:劉小菲

  1月4日至1月6日,李克強總理在廣東深圳、廣州考察時指出,要以中國裝備“走出去”為突破口著力提高對外開放水準,推動更多高附加值的中國製造、中國標準到國際市場競爭,促進産能合作,實現出口升級、産業升級。

  分析人士表示,新一屆政府推動裝備制業“走出去”的組合拳不斷打出,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大大加快,而電力裝備、鐵路基建、重型機械等相關板塊的市場表現也相對強勢,投資潛力較大,一度成為市場焦點。今日本文特對上述三大板塊及龍頭個股進行深入分析,發掘其中投資機會,供投資者參考。

  電力裝備 成本優勢顯著

  在電力裝備“走出去”的背景下,資金已開始悄悄佈局電力裝備概念股,統計顯示,最近5個交易日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的個股有東方電氣上海電氣許繼電氣佳電股份國電南自中超電纜合康變頻自儀股份東北電氣智慧能源萬馬股份*ST天威正泰電器

  中國電力裝備技術先進,成本優勢顯著,具備較強的出口競爭力。過去幾十年,中國電力行業為配合經濟高速增長同時佔領制高點行業,在電力裝備産業的國産化和關鍵技術掌握上下足了工夫。電力裝備無論在發電設備(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光伏)、輸變電設備(包括特高壓)、低壓電器等細分領域普遍實現了較高程度的自主研發和大規模生産製造經驗,技術實力與外資電氣巨頭可比肩,且國産成本優勢更為顯著,在發展中國家的電力需求改造建設中,具備較強的參與國際化競爭的實力。

  隨著國內用電增速的放緩,電力裝備供應相對過剩,東北證券認為,出口海外是消化産能的有效途徑。如果作為一個純市場理性的運營商投資主體,在當前用電需求頹勢下,對發電和輸變電設備的新增基建投資的資本開支將相對保守,因為邊際的投資可能降低收益回報。雖然不排除國家層面將電力投資作為階段性刺激保增長的手段,但客觀而言,電力設備産能過剩的問題僅靠國內需求消化是有限的,而海外市場可能是廣闊藍海。

  中國的電力裝備企業已有一定的海外項目設計與總包經驗,未來在“一帶一路”實施中會有更深度的參與。我國的電力裝備龍頭企業技術成熟,經驗豐富,部分企業也以前瞻性的思維參與承接了國際工程。如上海電氣、東方電氣、金風科技的海外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7%、22%、11%;輸變電設備中,特變電工中國西電的海外業務佔比分別達到了14%、10%;低壓電器正泰的海外業務佔比7%。東北證券最看好特變電工和金風科技。

   鐵路基建 保持旺盛需求

  我國的高鐵發展經歷了“技術引進”、“大規模建設”、“國産化”及“走出去”階段,尤其去年表現得淋漓盡致。2014年7月份由我國建設的土耳其“安伊高鐵”正式通車,這是我國高鐵真正意義的海外第一單;2014年10月份我國與俄羅斯簽署了“高鐵合作備忘錄”,有望參與莫斯科-喀山段的高鐵招標;

  2014年12月份我國與泰國高鐵合建協議落地。

  日前,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發佈重組公告稱,在技術上採取中國南車吸收合併中國北車方式進行合併。合併雙方擬定中文名稱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車”。這一消息無疑又為資本市場鐵路基建板塊的上漲“燒了一把火”。

  自2014年12月份以來,鐵路基建板塊在利好刺激下上漲幅度可觀。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2014年12月份以來至今,有15隻高鐵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超過10%,其中,中鐵二局(88.71%)、中國交建(85.75%)、中國中鐵(79.37%)、中國鐵建(77.52%)、利源精製(56.29%)、中國北車(46.51%)、中國南車(46.38%)、廣深鐵路(42.65%)、馬鋼股份(34.25%)、時代新材(33.09%)、太原重工(30.55%)等11隻個股期間累計漲幅超過30%。

  隨著新開工項目及新批復項目的增多,2015年鐵路將迎來新一輪開工潮,鐵路裝備行業保持旺盛需求,高鐵的出口預期也一再升溫,對於板塊估值提升有較大幫助,但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中銀國際認為,鐵路裝備景氣度提升,出口預期升溫,看好鐵路裝備國産化進程,一批獨立供應商嶄露頭角,建議把握零部件國産化的投資機會。推薦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晉西車軸,建議關注永貴電器康尼機電博深工具華伍股份、太原重工。

  重型機械 出口帶動新一輪增長

  自去年10月份以來,發改委批復基建投資額度達上萬億元,涵蓋機場、公路、鐵路、城市鐵路等項目的建設。同時,“一帶一路”的全面推進,有望帶動工程機械行業新一輪增長,尤其重型機械行業頗為受益。

  從市場表現來看,2014年12月份以來至今,中國重工(51.42%)、三一重工(49.92%)、柳工(48%)、徐工機械(44.37%)、中信重工(42.07%)、中國一重(37.87%)、中聯重科(36.63%)、太原重工(30.55%)、振華重工(30%)、一拖股份(16.58%)、瀋陽機床(12.73%)等重型機械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靠前。

  從中期來看,出口有望帶動工程機械新一輪增長。瑞銀證券認為,2016年出口將進入快速增長期,敏感性測算顯示,出口增速將達到50%至80%,帶動行業13%至20%的增長。預計出口市場佔比將從目前28%提高到2020年50%左右。因此,看好在海外市場具有先行優勢,實現海外生産銷售本地化的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工程機械行業目前平均市凈率為1.8倍,處於歷史平均市凈率之下。市場可能低估了行業龍頭公司海外出口的市場空間和成長速度,瑞銀證券上調三一重工評級至“買入”。

  中銀國際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受益“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降息週期,並享有低估值優勢、國企改革概念,繼續推薦。重點關注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機械、柳工、安徽合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