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風電“十三五”規劃雛形漸顯 概念股價值解析

  • 發佈時間:2014-10-23 07:13: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編者按: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長李鵬在10月22日舉行的2014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目前新能源各領域“十三五”規劃正在編制中,風電有望逐步改變當前廣被視作“替代能源”的地位,上升為未來扛鼎國家能源結構調整主體的地位。

  李鵬透露,鋻於當前國內風電行業發展的整體狀況,未來將挖潛“三北地區”大風電基地輸電能力,大力推進陸地中低風速資源區風電項目開發,而備受業界關注的海上風電,未來發展定位則調整為“積極穩妥”。

  他指出,當前國內風電行業仍存在規劃不完善、資源摸底不詳盡、並網受阻等一系列問題,“十三五”期間政策方還將在化解行業瓶頸方面完善一系列體制機制。

   “替代能源”將升格

  在10月22日舉行的風能大會上,與會專家紛紛指出,無論從當前治理霧霾的現實需求,還是從國家能源結構調整的長遠需要來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和緊迫。風電作為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形式中最具規模和效率比較優勢的新能源門類,未來理應承載起我國能源替代戰略的中堅作用。這也是中國正在推進的“能源革命”的最大注解。

  上述呼籲已經開始得到政策制定方的呼應。李鵬在會上表示,綜合當前國內可再生能源發電各領域的現狀,風電“十三五”開始有望逐步改變當前的“替代能源”地位,轉為進入能源消費的主體地位。他指出,截至2013年底,風電發電量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僅佔比2.6%,而同期德國和丹麥風電消費量佔比卻均超過20%,已成為各自國內主體能源。即便在國內,獨立於國家電網體系之外的蒙西電網,2013年風電發電量佔全網發電量比例也高達13.4%。

  河北建投一位負責人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當前的京津冀霧霾治理方案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提高清潔能源的替代作用,到2017年,京津唐電網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電力佔電力消費總量比重將提高到15%。而當前這一比例卻僅為4%,其中風電貢獻了八成比重。因此,要實現15%的既定目標,迫在眉睫的任務就是要大力發展風電。

  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任東明在會上表示,理論上預計,到2020年,國內風電累積總裝機可達3億千瓦;到2050年,總裝機規模將在此基礎上增長9倍達到300億千瓦,其所消費電量將佔據國內能源總消費量的80%,成為名副其實的主體能源。

   陸上風電仍是重頭戲

  儘管風電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戰略地位越來越受重視,但李鵬表示,“十三五”規劃對於國內風電開發的整體佈局仍將因地制宜地安排。

  李鵬介紹道,根據規劃思路,“十三五”期間,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將達1億千瓦,年均新增規模達2000萬千瓦,其中,“三北”大風電基地5年內新增裝機6000萬千瓦,中東部中低風速資源區新增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新增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風電行業發展的重頭戲仍然在九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三北”風電基地近年來的“棄風”、“限電”現象仍在不斷加劇。據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黃少仲介紹,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棄風電量達72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為8.5%,其中過去幾年風電發展的重鎮甘肅省棄風率更是高達20.6%。李鵬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將針對這些地區的問題針對性地制定提高其電網消納能力的措施,例如完善電力交易機制,建設一批風火互補調峰電源,提高其就地消納能力,同時加快啟動特高壓外輸通道建設。

  李鵬指出,國家能源局目前正醞釀出臺《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管理辦法》,通過對電企及地方政府實施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最低配額指標制度,刺激相關方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性。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一位專家表示,配額制一旦付諸實施,首先受益的無疑將是成熟度更高的風電行業,特別是屬於低風速區域的中東部省區。

  海上風電定調謹慎

  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出臺0.75-0.85元/千瓦時的海上風電上網標桿電價,業內普遍認為這預示著2014年成為國內海上風電的“元年”。有券商研究員分析,以海上風電“十三五”擬定的新增1000萬千瓦的裝機目標計,其對應的將是新增1000億元的市場蛋糕,前景值得期待。

  與市場樂觀情緒有所不同的是,政策方目前擬定的“十三五”規劃思路中,對於海上風電的開發定位是“穩妥推進”,堅持以資源定規劃,以規劃定項目。李鵬表示,儘管此前國家規劃了到2015年海上風電裝機500萬千瓦的目標,但從目前實際現狀來看,實際裝機數字可能只能達到200萬千瓦,與目標差距不小。

  近來,風電行業最引熱議的政策動向是風電上網標桿電價醞釀下調,不少業內人士直陳,一旦此政策出臺,將給行業帶來不小利空。

  有國內大型風電開發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風電場開發的現狀是,由於棄風限電、資源條件不穩定等因素制約,投資風電場項目的收益率水準只能維持在10%左右的水準。一旦上網電價下調,則是對風電開發的釜底抽薪之舉,將直接導致連10%的收益水準都很難保證,極大影響開發商的投資熱情。

  李鵬表示目前下調上網電價仍未有定論,他提醒業界對此不要過於悲觀。

  華儀電氣:跨界新兵-環保業務佈局再下一城,河道治理和農村分散點治理空間廣闊

  華儀電氣600290 電力設備行業

  研究機構:東興證券分析師:侯建峰,弓永峰 撰寫日期:2014-07-25

  事件:

  華儀電氣(600290)7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華儀環保有限公司與北京佳潤潔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河道、湖泊等地表水及農村分散點源治理等領域在浙江省內市場展開全面合作,同時包括但不限于華儀環保參與的河道治理EPC、BOT、TOT、DBO 及其他形式的投資性項目。

  北京佳潤、北京博匯授權華儀環保運用其核心技術及工藝在浙江省範圍內進行市場化開發;華儀環保在浙江省外獲取的同類項目資源,可優先選擇兩公司的技術及工藝。 北京佳潤擁有河道、湖泊等地表水及農村分散點源治理方面的世界領先的專利及專有技術,包括但不限于BioComb 及Bagband 技術。北京博匯擁有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置方面的世界領先的專利及專有技術,包括但不限于BioDopp 及BioChar 技術。 主要觀點:

  1、 華儀環保有限公司平臺作用進一步落實,這只是佈局延生, 遠未到結束。

  公司2013年12月成立"華儀環保有限公司",作為平臺公司主要用於孵化環保技術和環保項目投資。後續將逐步涉足污水處理、土壤治理、大氣治理等環保領域。

  2014年1月23日公司環保投資第一單落地,控股子公司華儀環保有限公司和北京睿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法國VIVIRAD 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浙江巍巍華儀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法國VIVIRAD 的電子束技術用於環保領域。我們預計年底前法國VIVIRAD 技術在中國的落地將會成為現實。

  這次公司又公佈與北京佳潤潔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正是進軍河道、胡泊治理和農村分散點治理。

  隨著這些合資、合作、收購的戰略佈局落實,公司將逐步形成城市 污水治理、河道處理、湖泊治理以及農村分散點治理等業務形態以及設備銷售、工程總包和工程運營的多環節産業綜合佈局。

  我們認為從公司設立華儀環保有限公司當時定位為平臺公司的初衷來看,公司現有兩個業務方面的佈局只是公司環保業務産業佈局的開始,未來産業進一步延伸的想像空間值得期待。

  2、合作的兩家公司技術實力雄厚、工程經驗豐富,基於浙江"五水共治"提速推進以及公司在浙江的良好政府關係,我們判斷三方合作是基於已有的可以直接參與的項目。

  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BHT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Ltd.是專業的水處理及污泥處置領域工藝技術及專有設備提供商,能為客戶提供優質卓越的系列産品、領先的污水處理及污泥處置等專利技術、開創性的解決方案及DBCO 流程化服務。BHT 同國外工藝商擁有成熟的股份合作模式,對先進新型技術工業化有著豐富的工程經驗,借助環保部政策及行業資源平臺,BHT 致力於國外污水及污泥技術工藝包的引進及行業化。先後與德國EBV、美國密歇根大學、國際顆粒技術研究中心及Canada Wormtive 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在全球範圍內推廣先進的生化技術、磷回收技術及污泥處置技術。公司的技術團隊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及豐富的工程經驗,曾涉足煤化工、石油、化工、造紙、制藥、印染、礦山、食品、釀酒等十余種工業廢水領域,在市政污水領域也有研究及工程實施,先後設計並參與調試的工程多達百餘項。

  北京佳潤潔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處理技術公司,致力於將世界領先的環保技術應用於中國的環境治理事業,公司由海歸團隊創立,擁有強大的海外技術資源,包括加拿大院士、德國專家以及華人環境學者工程師協會(CESPN)等。目前公司擁有大量的水處理工藝技術包,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解決方案上具有獨特之處。

  從三方合作的方式來看,北京佳潤、北京博匯授權華儀環保運用其核心技術及工藝在浙江省範圍內進行市場化開發;華儀環保在浙江省外獲取的同類項目資源,可優先選擇兩公司的技術及工藝。三方合作的互補性較強,我們認為在浙江"五水共治加快推進的背景下,考慮到公司在浙江省的良好政府關係,我們認為三方合作立足於已有的可以直接參與的項目的概率較大。

  (備註:"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治污主要是"清三河、兩覆蓋、兩轉型"。"清三河"就是消滅垃圾河,整治黑河、臭河;"兩覆蓋"就是實現城鎮截污納管和農村污水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兩個基本覆蓋;"兩轉型"就是加快工業和農業轉型,污染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治標更要治本,以轉型治污染。同時,對於污水處理廠的建設等都有一系列的要求。

  同時省裏明確了"十百千萬治水大行動"這一工作載體。"十"就是"十樞",全省共排出10多個蓄水調水排水骨幹型樞紐工程,今年開工建設9個;"百"就是"百固",全省每年除險加固100座水庫,加固500公里海塘河堤;"千"就是"千治",全省每年高品質高標準治理1000公里黑河、臭河、垃圾河,整治疏浚2000公里河道。"萬"就是"萬通",全省每年清疏1萬公里給排水管道,增加100萬立方米/小時的入海強排(機排)能力,增加10萬立方米/小時的城市內澇應急強排(機排)能力,每年農村污水治理新增受益100萬戶以上農戶。

  "五水共治"分三步走,2020年取得重大突破,總體投資規模巨大,共安排治水項目125項,總計投資達到4680億(污水治理投資最大,達到1721億),其中2014年計劃投資650億。)

  3、公司在手風機訂單超過40億元,在手風電總包訂單超過11億元,成為國內風電業務彈性最大的公司之一,而公司在手風電資源548萬千瓦,將有效支撐公司後續風電總包業務、風電場運營業務的拓展。

  公司去年風電業務收入只有6個多億,而目前在手風機訂單超過40億元,隨著風電行業的回暖,估算公司下半年還能獲得超過10億元的風電訂單,同時考慮到這次超過11億元的風電場總包以及後續可能持續推進的風電場總包和風電場運營業務,公司將表現出極高的風電業務彈性,估算近三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50%。

  根據公司近期發佈的債券分析報告,公司在手風電資源超過548萬千瓦,這些在手資源除了可以推動公司"資源換市場"對於風機項目的獲取外,更主要的是可以延伸公司的産業鏈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支撐公司業務發展, 特別是對於風電總包業務和風電場運營業務的拓展。我們估算隨著公司這次超過11億元總包項目的獲取, 公司後續將加大風電場總包和風電廠運營業務的開拓,成為公司未來持續增長最為重要的貢獻力量。

  4、 高壓電氣業務2013年完成産品線梳理和行銷佈局,兩網市場的開拓和産能的釋放將提升公司未來盈利空間

  2013年是公司高壓電氣業務的産品線梳理和行銷佈局的一年,特別是在去年公司獲得國家電網6種産品的資質認證,同時進入國家電網B 類供貨商名單,為公司後續在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中標奠定基礎。從公司參與國家電網今年第一批農配網招標來看,公司一次性中標近2億元,遠超出市場預期。

  由於公司高壓電氣産品主要面向配網領域,未來隨著國家電網配網投資的增加以及城鎮化建設、軌道交通建設等對配網建設提速的推動,公司的高壓電氣業務未來幾年估計保持30%以上的複合增長。

  5、公司目前估值合理,風電行業回暖確認、後續風電扶持政策出臺以及業績大幅反轉落實將是公司股價的重要驅動因素,而公司環保業務落地和訂單獲取將有效提升公司估值。

  公司是典型的反轉+轉型的公司,2014年一季度業績10倍以上的大幅預增以及中報預計的15倍以上增長奠定了公司全年業績反轉的基礎,後續隨著風電訂單和收入的進一步放量以及公司高壓電氣業務的大幅增加, 公司業績有望呈現數倍增長。2014年是公司環保業務佈局年和落地年,公司2014年將有望依託于VIVIRAD 的技術平臺、與北京佳潤潔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博匯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以及後續可能的外延式擴張,借助於浙江"五水共治"的實施快速獲得環保業務落地,後續訂單落實和外延擴張將成為公司環保業務轉型的重要推動。綜合估算公司2014-2015年EPS 分別為0.44、0.77,對應的PE 20.8、12.7倍,維持公司"強烈推薦"評級,目標價15-18元。

  天奇股份:業績略有驚喜,轉型謀求變革

  天奇股份002009 機械行業

  研究機構:華安證券分析師:楊宗星 撰寫日期:2014-08-11

  事件:公司公佈2014年半年報,實現營收7.91億,同比增長4.96%;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4237.5萬,同比減少8.60%;扣非凈利潤3559.05萬,同比增長7.82%;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46萬元,同比增長100.26%。

  業績表現略有驚喜,中長期趨勢向良性方向發展。

  公司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237.54萬,同比增長8.6%;營業收入7.91億,同比增長4.96%;EPS為0.13元;二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2883.86萬元,同比增長41.49%,實現營收為4.48億元,同比增長8.35%。

  業績符合預期的主要原因:(1)風電業務的結構件産品(主要包括鑄件和機加工),通過對産品及客戶結構的調整,産能和效率得到了提高,成本降低使得毛利提升,上半年實現營收25872萬元,同比增長79.24%;毛利率同比增長了6.75%。(2)公司上半年加強了應收賬款管理,壞賬損失同比減少了487.7萬元,使得上半年的資産減值損失僅為278.27萬,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401.54萬元;(3)公司投資凈收益實現542.58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92.94萬元;(4)由於政府補助的增加使得公司的營業外收入略微增加了99.67萬元。

  長期中趨勢良性向好的主要原因:(1)風電業務重點發展結構件産品業務,不再加大對複合材料産品的投入,加大優勢資源的配置比例,我們預計未來風電整體業務板塊的盈利能力將會持續提升;(2)公司核心汽車物流輸送裝備業務,主要面對客戶是國內中高端汽車市場客戶,上半年獲得東風鄭州新工廠總裝輸送線主線、華晨寶馬的鑄造車間項目等項目,顯示公司技術實力已經獲得國內外中高端客戶認可,利於公司長期核心業務業績提升;(3)公司自動化裝備業務之一的散料輸送業務,隨著新客戶的成功開發,訂單量增加,2014年1-6月份簽訂訂單14741萬元(不包括已中標但尚未簽訂合同項目的金額),彰顯了公司具有較強的業務拓展能力;(4)公司打造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全産業鏈初見成形,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汽車廢舊汽車拆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業務的行業龍頭;(5)公司貨幣資金充沛(擁有貨幣資金9億人民幣,保證在新業務、新市場開拓階段有充分的資金支援),重視技術研發(産品技術保持行業領先、利於儲備項目的産業化轉化)、業務拓展方向市場空間巨大,且符合國家産業政策支援。

  上半年公司自動化分揀與儲運業務拓展有亮點,奠定長期發展基礎。

  公司通過積極與國內、外同行業以及與國內第三方倉儲物流公司開展戰略合作,謀劃在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倉儲自動化業務領域重點發展。

  國外合作:2014年6月16日,公司公告與SWISSLOG中國公司在瑞士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關於對中國大陸電子商務物流及其相關的第三方物流達成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在合作自動化物流系統項目、為項目設計及提供一站式(設計、供應、實施及支援)工業流程解決方案,完成所接合同、提供維護服務、提供系統運營服務及培訓服務支援客戶方面展開廣泛合作。SWISSLOG是全球物流自動化傳輸設備的領導者、發明者和創新者,在物流儲運業務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與其合作有利於公司借鑒其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經驗打開物流倉儲業務等市場空間。

  國內合作:2014年07月11公司與深基地、中元國際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汽車迴圈經濟、物流裝備與系統方面展開闔作。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全産業鏈,有望成為未來的主要利潤增長點。

  完成全産業鏈初步戰略佈局:1-聯手德國ALBA,借德國技術,實現新領域拓展。成立安徽歐保天奇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廢舊汽車精細拆解、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業務;2-參股北京永正嘉盈科技,加強市場及行銷佈局。開始參與運作中國資源再生交易網和中國機動車二手零件交易網兩大平臺;3-未來將控股蘇州物資再生有限公司,以獲取穩定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源,同時,公司也在積極落實更多的區域布點工作,以獲取更多的回收資源。

  通過對德國ALBA的技術引進,借助其在在廢舊汽車拆解業務領域的技術優勢及先進的業務拓展能力、技術管理優勢;通過與永正嘉盈、蘇州物資再生等國內細分領域優勢平臺合作,打造廢舊汽車回收、破碎、拆解、分揀及銷售的完整産業鏈,我們預計該項業務未來有望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增長點。

  與西門子的合作為汽車裝備後市場服務領域奠定了基礎。

  公司在2014年5月14日公告與西門子就關於將狀態監測系統應用於汽車行業的數據驅動業務的戰略合作事達成約定。計劃在2014年底完成設備數據採集與分析的研發、數據平臺的搭建,2015年向汽車行業推廣該設備智慧監控與維護的業務服務模型。該項業務的拓展,將改變目前汽車製造裝備維護保養模式,解決行業內設備維護的技術瓶頸與備件成本高的難題。我們認為該項合作將促進公司裝備後服務市場的升級打造,為公司在汽車裝備後市場服務領域打下基礎。

  公司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2014-2016年間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4.5%、15.75%、24.78%;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224.25%、19.51%、23.82%;EPS分別為0.43/0.52/0.64元,對應當前股價PE為32.87/27.51/22.21倍。考慮到新業務的長期成長性及其公司業務方面的市場拓展能力,我們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主要風險。

  公司自動化裝備業務市場下滑;新業務市場拓展不及預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