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航太軍工彰顯國之重器 “五大方陣”藏財富密碼

  • 發佈時間:2014-09-06 06:21:4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編者的話:近來,航太軍工板塊牛股奔騰,驚艷四座!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至今,航太軍工板塊及相關産業鏈的90多只個股中,股價翻番的個股高達39隻,其中成飛整合資産注入,股價已是啟動初的4倍多。

  航太軍工股的強勁表現,讓人想起了去年年底在央視熱播的大型高清電視紀錄片《大國重器》,該片展現和謳歌了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國家隊方陣”,反映中國裝備製造業艱難發展的曲折道路,以及振興與崛起于當代的輝煌歷程。其中涉獵了中國裝備製造業的機床、工程機械、電氣裝備、重型裝備、通用裝備、港機裝備、船舶、軌道交通、關鍵零部件、節能裝備等多個重點領域,精選了18家行業領軍企業,其中不乏振華科技湘電股份山推股份陜鼓動力徐工機械瀋陽機床雙良節能正泰電器等諸多上市公司。

  《大國重器》的展示洋溢著國人對大國的自信。如果説軟實力的效果是潤物無聲,那麼硬實力的效果就是擲地有聲。中國要強大,要實現中國夢,必須有強大的裝備製造業做後盾。國策的掌控、軍工領域改革的快馬加鞭正是這種自信的來源。據悉,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細則將於今年10月份出臺,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此前,軍工科研院所資産作為軍工領域最優質的資産,由於科研院所事業單位的屬性,長期未注入上市公司,嚴重制約了各大軍工集團資産證券化水準的提升。與此同時,低空開放、軍民融合等領域的改革步伐也正在加快。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講話再挺軍事創新。這一切預示著國防軍工改革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無疑也成為軍工板塊持續走強的依託。

  其實,《大國重器》的播放是在為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國産化和我國工業發展的“中國夢”進行“鼓與呼”。對於投資者而言,不妨在增加了對中國裝備製造業自信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投資自信。因此,本版特對航太軍工板塊中航母概念、衛星導航、紅外雷達、資訊安全、軍用航空等五大板塊進行仔細梳理分析,挖掘相關龍頭股的投資機會,供廣大投資者參考。

  航母概念 船舶業業績有望觸底回升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在29隻航母概念股中,除廣船國際*ST二重停牌之外,其餘的27隻個股本週全部實現上漲。其中,洪都航空(37.90%)、中國船舶(19.81%)、成發科技(19.03%)、中國衛星(16.41%)、中國重工(15.02%)、北方導航(14.53%)、四創電子(13.02%)、亞星錨鏈(12.23%)、中航飛機(11.81%)、哈飛股份(11.34%)、泰豪科技(11.30%)、風帆股份(11.25%)和海蘭信(10.11%)等概念股期間累計漲幅比較顯著。

  資金流面方面,本週板塊內有12隻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累計吸金187772.62萬元。其中,中國重工大單資金凈流入最多達到57942.51萬元,緊隨其後的洪都航空大單資金凈流入也達到46615.52萬元,中國船舶(24360.61萬元)、北方導航(19455.62萬元)、中國衛星(16042.44萬元)、中航重機(6954.76萬元)、風帆股份(6635.40萬元)、泰豪科技(4156.08萬元)、四創電子(2204.39萬元)、海蘭信(2063.64萬元)和光電股份(1223.29萬元)等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過1000萬元。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近期航母概念股表現強勢主要受到三大利好因素的影響。首先,9月3日,國務院正式發佈《關於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其次,9月3日,工業和資訊化部裝備工業司對第一批符合《船舶行業規範條件》的51家企業進行了公示。最後,據媒體報道,中船重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會即將召開,會後將會出臺加快推進中船重工集團改革的意見,內容可能涉及混合所有制、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中船重工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中國重工是我國造船和海軍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也是我國航母項目的主承建商。在中央高調支援海軍建設的背景下,隨著中船重工改革進程推進,更多軍工資産有望注入上市公司,將極大提升中國重工的估值水準,或將形成世界級的海軍裝備巨頭。

  後市投資機會方面,招商證券表示,國內兩家船舶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國船舶工業集團陸續啟動了資産注入及配套融資,民船業務觸底回升,軍工、海工訂單增長,船舶行業業績有望觸底回升。

  中國船舶(600150) 國內最大造船企業

  受利好提振,中國船舶昨日盤中強勢漲停,當日大單資金凈流入達14708.0761萬元,本週累計漲幅達19.81%,最新收盤價為28.73元。

  從基本面來看,公司為國內最大的造船企業,全資子公司外高橋造船完工總量連續六年位居中國各船廠之首,躋身世界造船三強(由其持有長興造船65%股權),已形成完整的大型船舶系列:好望角型散貨船系列、阿芙拉型成品原油輪系列、31.6萬噸級VLCC系列、大噸位海上浮式生産儲油輪系列四條生産線。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中報披露,預計公司2014年1月份至9月份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有較大幅度增長。

  中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公司承接新船訂單36艘,載重噸數同比增11%;承接修船訂單合同金額8.85億元,同比增加21.21%;承接柴油機139台,功率數同比增加82.55%;承接海工業務合同金額24.98億元,其中自升式鑽井平臺建造2座,維修項目2座;承接機電設備合同金額13.89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2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51.19%。

  衛星導航 三因素助北斗産業發展

  本週衛星導航概念板塊表現出色,板塊內個股無一下跌,其中,烽火電子(23.28%)、中國衛星(16.41%)、同洲電子(15.81%)、江蘇三友(13.92%)、中海達(13.8%)、航太電子(13.15%)、四創電子(13.02%)、中元華電(11.28%)、海格通信(10.09%)等個股漲幅超10%。

  從行業基本面看,位置導航日益成為軍事資訊化及個人生活移動化的關鍵節點,精確的位置資訊對於軍隊作戰及指揮至關重要,而位置和導航則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基石。

  中金公司表示,衛星導航能夠提供的資訊是位置、路徑指引和精確授時,而資訊化就是其在軍事、國民經濟各行業以及個人生活中的綜合應用。當前國內對於導航的認知仍處於簡單的定位導航基本應用,隨著技術和應用的豐富,基於位置將會衍生出一個巨大的資訊流和運營平臺,而這當中則蘊含著對定位導航硬體、平臺軟體以及運營方的巨大需求。

  中國導航市場高速增長,北斗份額提升明確。在強調國家資訊安全的背景下,國家對北斗系統及相關産業投入加速,北斗當前100億元左右的市場規模,佔中國衛星導航市場的10%左右,市場人士測算北斗未來5年將以52%的複合增速增長。

  據國信證券行業研報顯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用戶段組成。北斗系統的應用領域可以按照使用主體分為軍用市場、行業市場和消費市場,其中軍用市場和行業市場的專業性最強、進入壁壘最高,而消費市場的市場空間最大、競爭程度也最激烈。

  在個股配置方面,銀河證券表示,北斗産業處於滲透率達到10%的成長加速臨界點,同時國防資訊化、社會安全管控、産業升級均對北斗産業的發展提供巨大助力。首選軍用具備明顯優勢的海格通信、振芯科技、行業應用産業鏈垂直化,跨領域佈局的合眾思壯華力創通北斗星通等。

  北斗星通(002151) 積極打造産品多元化

  北斗星通最新收盤價為45.90元,本週累計上漲6.42%。

  公司專業從事衛星導航定位産品、基於位置資訊系統應用、位置運營服務業務,已逐步確立了在用於測繪國産高精度接收機核心部件、海洋漁業安全生産應用、軍事指揮控制應用和港口集裝箱作業應用等細分領域中的領先地位,在國內機械控制港口集裝箱作業應用領域佔有100%市場份額。

  公司日前公告稱,公司擬定增支付9億元+現金支付1億元購買華信天線100%股權(100165.62萬元,增值率為1106.25%);擬定增購買其佳利電子100%股權(估值30244.30萬元,增值率143.57%),(25.65元/股向交易對方發行4678.36萬元股)。同時擬向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建輝定增配套募資預計3.1億元(25.65元/股將向其發行1208.58萬股),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支付收購華信天線股權的現金對價,剩餘部分將用於佳利電子LTCC項目建設及補充華信天線和佳利電子營運資金的需求。

  國信證券表示,公司以晶片為核心,打造産品多元化。預計公司2014年至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0.62億元、14.62億元、20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22元、0.28元、0.36元。考慮到公司未來有望成為整個産業的對標及龍頭公司,看好公司發展前景,給予“推薦”評級。

  雷達 行業利潤增長率較高

  雷達在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目標,且不受霧、雲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並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僅成為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而且廣泛應用於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天體研究、大氣物理、電離層結構研究等)。

  在A股上市公司中,越來越多企業通過並購重組等方式涉足軍工領域,具有雷達概念類的上市公司也逐漸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具有雷達概念的A股上市公司已達到30家。

  這其中就包括有主營雷達業務且收入連年增長的四創電子,以海事、軍工和環境監測為三大主業,主營業務産品包括海事電子單品的海蘭信,全球領先的紅外熱像儀專業研製廠商,綜合光電系統,在空軍和火控雷達領域都有高端技術的高德紅外等,由此可見,雷達概念股隊伍在不斷壯大。

  值得一提的是,雷達行業廣闊的發展空間能夠給相關上市公司帶來較高的利潤增長率,成為部分上市公司開始積極進軍雷達領域的原因之一。

  據中報顯示,在這30家涉及雷達業務的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2014年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增長,24家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增長,其中,2014年上半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0%的公司有7家,分別為,金信諾(271.03%)、方圓支承(246.38%)、國睿科技(225.42%)、振芯科技(197.09%)、海蘭信(190.28%)、烽火電子(122.26%)、綜藝股份(114.49%)。

  業績向好也提振了今年以來相關雷達概念股的市場表現。在這30隻雷達概念股中,有29隻個股年內實現上漲,其中,年內累計漲幅超50%的個股就有13隻,這13隻個股分別為,海蘭信(155.62%)、奧普光電(78.49%)、國睿科技(75.95%)、四維圖新(75.95%)、歐比特(76.99%)、新海宜(74.12%)、四川九洲(71.77%)、廣陸數測(70.61%)、北斗星通(60.37%)、烽火電子(65.64%)、方圓支承(65.87%)、金信諾(66.78%)、航太電器(54.44%)。

  高德紅外(002414) 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

  關注現代軍事的人都知道,隱形飛機是普通電磁雷達較難發現的目標,但紅外雷達在這方面卻有明顯優勢。而談到紅外雷達掃描,A股中最為典型的當屬高德紅外,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集光、機、電、人工智慧圖像處理技術于一體的紅外熱像系統生産廠商,産品廣泛用於海陸空各兵種的軍事新型武器裝備以及電力、醫療、公安、交通等民用領域。

  公司週三晚間最新公告顯示,公司收到國家發改委及工信部《關於下達産業轉型升級項目(産業振興和技術改造第一批)201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公司的“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産業化項目”被列入國家産業轉型升級項目(産業振興和技術改造第一批),形成年産紅外焦平面探測器6萬套的生産能力。

  由於高德紅外具備軍工題材,契合當下的市場熱點,該股近期走勢強勁,週三更是封上漲停板,而9月份以來,該股累計漲幅已達到15.45%。

  對於該股後市表現,長江證券表示,引入民營資本參與軍備建設、走軍民融合發展道路,是國內軍工産業發展的大趨勢。政策的大力支援,有望使公司成為國內“民參軍”的典範和稀缺標的,未來幾年有望實現跨越式發展。因此,上調公司評級至“推薦”,預計公司2014年至2015年每股收益為0.20元、0.42元。

  資訊安全 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強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資訊安全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的又一重要領域,相關上市公司也迎來重大的發展機遇。僅從近期的市場表現來看,自7月26日以來美亞柏科任子行長城電腦華勝天成中創信測等5家從事資訊安全的上市公司股票期間累計漲幅便超過30%。

  消息面上,8月28日,工信部發佈《關於加強電信和網際網路行業網路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了深化網路基礎設施和業務系統安全防護、提升突發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響應能力、維護公共網際網路網路安全環境、推進安全可控關鍵軟硬體應用、強化網路數據和用戶個人資訊保護、加強移動應用商店和應用程式安全管理、加強新技術新業務網路安全管理、強化網路安全技術能力和手段建設等八項重要工作。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意見》強調了加大安全投入和保障投入資金,並且提出積極推動網路安全相關立法、推動建立國家網路安全審查制度,顯示出管理層對網路安全發展的重視,且進度與力度均超出市場預期。

  回顧我國資訊安全的發展,自2013年6月份“棱鏡門”事件後,全社會對於資訊安全的關注進一步提升,而在《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更是明確提到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路力度,加快完善網際網路管理領導體制,確保國家網路和資訊安全。這表明完善資訊安全領域建設已經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

  對於行業的投資機會,宏源證券表示,資訊安全將由“合規性需求”推動逐步轉變為“效應性需求”推動。國際局勢風雲變幻,資訊安全已經不再是偶發性事件,各方勢力角力浮現水面。對於企業而言未來的資訊安全將不再僅是政府主導的“合規性需求”推動,來自企業端對資訊安全的“效應性需求”將會成為整個安全行業的內生性動力,擁有高超技術的安全公司將會受益。相關標的推薦太極股份啟明星辰綠盟科技立思辰捷成股份衛士通、美亞柏科、北信源

  中創信測(600485) 通信試驗衛星成功發射

  據新華社報道,9月4日由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清華大學共同研製的靈巧通信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而北京信威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擬借殼目標正是中創信測。中創信測下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80.12%,最新收盤價為32.80元。

  2014年7月30日公司發佈正式收購報告書,與預案相比,發行股份數量從31.27億股下降至26.15億股。王靖及其一致行動人承諾北京信威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200266萬元、224894 萬元、273303萬元。

  公司2014年8月30日公告稱,公司出資500萬元,參股10%設立合肥中創信測科技有限公司(以工商部門核準為準)(註冊資本5000萬元),參股公司經營範圍:一般經營項目:電腦網路資訊、電腦軟體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應用;多媒體技術開發;建築節能技術服務;承接電腦資訊系統工程、通訊網路系統工程、建築智慧化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建築裝飾工程、建築幕墻工程、電子工程、管道安裝工程及音、視頻工程(憑資質證書經營);辦公及工業自動化設備、通信設備的銷售。(上述經營範圍不含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禁止、限制和許可經營的項目。)(以工商部門核準為準)

  軍用航空 將迎來飛速發展

  軍用航空一直以來都是保衛祖國領空安全的重要軍事力量。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研究實力的增強,我國航空産業開始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相關概念股也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其中洪都航空、中航飛機、成發科技、中航動控中航機電等個股自7月26日以來累計漲幅均超過30%。

  具體來看,無人機方面,在8月29日開幕的2014年國際無人機展上,中國彩虹四號(CH-4)察打一體無人機實機亮相,這款無人機與“翼龍”無人機同樣被稱為“中國版捕食者”,引發了激情圍觀。而在此前的內蒙古朱日和“和平使命-2014”聯合反恐演習中,中國空軍出動某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在軍演中大放異彩,不僅對一處高地實施偵察,同時還發射了一枚導彈對“敵”指揮車實施“斬首行動”,目前外界普遍猜測這一“某型察打一體無人機”便是參展的中國彩虹四號。

  通用航空領域,在國家鼓勵“民參軍”的背景下,軍民融合也將有實質進展。據悉,《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規定》有望最快年底出臺,這意味著通用航空領域將迎來飛速發展。有分析人士表示,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通用航空新興市場,面對巨大的發展空間,相關上市公司有望長期受益。

  投資策略上,申銀萬國表示,隨著中國航空發動機産業體制機制和定價體系改革的推進,航空發動機産業鏈將充分分享未來中國國防軍工、燃氣輪機及民機行業發展的機遇。龍頭總裝企業航空動力的市值空間將從目前的500多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1000億元至1500億元,複合增長率為12%至20%。同時關注航空發動機産業鏈的鋼研高納煉石有色、中航動控等公司的成長性。

  成飛整合(002190) 軍用航空領域龍頭

  今年5月份一則定增公告使得成飛整合一舉成為上半年第一牛股,今年以來累計上漲314.59%,最新收盤價為62.81元。

  基本面上,公司目前主要以數控加工、汽車模具、車身零部件、鋰電池、電源系統等産品為主。在軍工資産注入後,公司將成為軍用航空領域龍頭,主營業務將變更為以殲擊機、空面導彈等研製為主。

  具體來看,2014年5月分,公司擬16.6元/股定增約12.73億股,收購中航工業旗下沈飛集團、成飛集團、洪都科技100%股權(總價158.47億元),並配套融資不超過52.82億元投資先進戰鬥機及航空武器系統能力提升項目、沈飛民用飛機零件製造産業化建設項目、柴油發動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擴能技改及研發條件建設項目。沈飛集團作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自成立以來,核心業務始終為以殲擊機為主的軍用航空産品的研發和製造;成飛集團是我國殲擊機主要研製基地之一,先後研製了數十種型號殲擊機。

  本版主編 張 穎編輯 牛仲逸製作 連 景E-mailzqrb5@sohu.net

通用航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天興儀錶 37.80 3.00%
2 晉西車軸 11.08 2.69%
3 長安汽車 17.97 2.10%
4 航太機電 13.73 1.63%
5 東安動力 11.17 1.4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振華科技 23.85 -3.09%
2 淩雲股份 17.98 -2.65%
3 中航機電 22.56 -2.51%
4 航太通信 22.30 -2.32%
5 光電股份 28.98 -1.93%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