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21年後,無奈之下,俞淩選擇了讓出控制權自救。
昨日,安控科技(300370.SZ)披露了針對交易所問詢函的回復公告,對公司易主事宜進行詳盡披露。
根據公告,作為安控科技控股股東、實控人,俞淩引進自然人徐輝為公司新的實控人。俞淩向徐輝轉讓1.98%股權,同時將所持17.44%股權表決權委託給徐輝行使。俞淩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6個月後,再將12.06%股權轉讓給徐輝。如此以來,徐輝將取代俞淩成功晉陞為公司實控人。
1998年,俞淩出資130萬元與他人合夥創立安控科技,2014年初,安控科技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其股價一度高達64.80元/股,俞淩的個人財富一度接近10億元。
誰料想,僅過5年,俞淩選擇了讓出一手創辦的公司控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俞淩的無奈源於安控科技激進擴張埋下的炸彈。2013年底,上市前夕,安控科技總資産為5.85億元,而去年底達42.90億元,5年增長了6.33倍。
據長江商報記者梳理,上市以來,安控科技至少收購了15家公司,其中,在2017年,投資加並購多達17筆。
瘋狂並購擴張的風險終於在去年爆發,當年,包括商譽減值在內的資産減值損失高達5.39億元,導致公司去年巨虧5.50億元。
俞淩也長期高比例實施股權質押融資,高峰時質押率一度超過90%。在二級市場股價大幅調整的形勢下,巨大的爆倉風險襲來。在業績大幅下滑、股權質押爆倉的雙重危機重壓之下,易主,或許是俞淩的唯一選擇。
6200萬讓出控股權
一家公司控股權的交易價格只需要6200萬元,這在A股3700多家公司的眾多案例中,稱得上是廉價範例。這就是安控科技正在進行的控制權轉讓價格。
根據安控科技回復交易所問詢函,作為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俞淩持有公司19.42%股權,其將1.98%股權轉讓給自然人徐輝,並將所持的17.44%股權表決權委託給徐輝行使。
昨日下午,安控科技的股價收報3.27元/股。如果以此價格計算,1.98%股權轉讓價為6197.14萬元。這意味著,安控科技的控制權轉讓,僅約6200萬元。相較動輒數億元、數十億甚至是數百億的控制權轉讓,安控科技的控制權相當廉價。
當然,1.98%股權轉讓之時控制權轉讓的一部分,俞淩與徐輝之間有所有計劃和安排。
根據披露的資訊,目前,徐輝已經成為安控科技實控人。下一步,俞淩需要辭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在其離職6個月後,二人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俞淩將其所持的安控科技12.06%股權轉讓給徐輝。轉讓完成後,俞淩僅剩下5.38%。如果仍按昨日收盤價計算,這筆交易的價格約為3.77億元。
此外,雙方還約定,在上述12.06%股權轉讓順利交割後,俞淩所持的剩下5.38%股權,表決權委託自交割完成之日起順延5年,且未經徐輝同意,俞淩所持的這個部分股權不得減持。
毫無疑問,交易完成後,通過受讓股權及受託股權表決權,徐輝將坐穩安控科技控股股東及實控人之位。
那麼,在這一交易過程中,俞淩將得到些什麼?
1998年9月,俞淩出資130萬元聯合羅軍、董愛民等共同創立安控科技。經過16年發展,于2014年初成功闖關IPO登陸A股市場。
長江商報記者根據安控科技招股書披露的資訊,安控科技上市之前,俞淩累計投入1627.27萬元(已減去收回現金部分)。
本次股權控制權轉讓,俞淩最終將獲得4.39億元現金對價。今年以來,俞淩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已經套現約1.20億元,加上所剩5.38%股權(假設仍按昨日收盤價計算)也將減持,歷經21年創業,俞淩最終將獲得約7.30億元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是,2014年,安控科技上市之初,其股價最高曾達64.80元,不包括控股權價值,俞淩所持安控科技的股權市值,一度接近10億元 。
瘋狂並購之後深陷困境
風風火火闖關IPO,曾經風光無限的安控科技,最終落得實控人無奈退出,公司經營陷入困境,這一切,源於公司的並購擴張太過瘋狂。
在招股書中,安控科技曾自稱,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體現在公司RTU産品及技術,具備國際先進水準和國內領先水準、RTU産品技術研發能夠與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有機結合併相互促進、具有可持續的創新能力、具有産品品牌效應及客戶市場準入的先發優勢等方面。
然而,2014年上市剛滿三個月,安控科技就進入擴張模式。Wind數據顯示,至去年5月,公司累計向15家公司發起了並購,涉及建築工程、石油天然氣設備、網際網路軟體、智慧城市、安防等多個領域。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梳理統計,僅在2017年,安控科技就實施了17筆投資,包括對子公司增資、投資設立、收購等,共計耗資4.86億元。接至當年底,其子孫公司多達30家。
大肆投資及並購擴張,讓安控科技的資産規模快速膨脹。2013年底、2014年底,公司總資産分別為5.85億元、8.98億元。到了2017年底、2018年底,總資産達42.48億元、42.90億元。
依靠收購而來的標的資産業績貢獻,安控科技也曾有過經營業績表面上的高光時刻。
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尚只有3.38億元,2017年已達到17.66億元,4年增長了14.28億元,增幅為4.22倍。其中,收購最瘋狂的2016年、2017年,也是營業收入增長最快的兩年,其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為70.67%、88.99%。
不過,公司凈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與營業收入增長嚴重不匹配。2014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56億元、0.80億元、0.86億元、1.06億元,2017年的凈利潤較2013年的0.51億元增長了0.55億元,增幅為107.84%,遠遠不及同期營業收入超過4.22倍的增幅。
激進擴張的風險最終在去年全面爆發。去年,安控科技共計提資産減值損失5.39億元,其中,僅對收購標的東望智慧、澤天盛海、鄭州鑫勝、三達新技術四家公司計提的商譽減值準備就達4.89億元。鉅額資産減值,導致公司巨虧5.5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5.92億元。
元氣大傷之後的安控科技今年依舊不佳。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7.01億元,同比下降6.92%,凈利潤為504.44萬元,同比大增159.20%,但其扣非凈利潤仍舊處於虧損狀態,虧損金額為609.05萬元。
更為主要的是,安控科技面臨巨大的償債壓力。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有息負債為17.73億元,而貨幣資金只有8321.03萬元。
俞淩自身也存在爆倉風險。截至目前,俞淩持有公司19.42%股權,其中15.98%處於質押狀態,質押率達 82.28%。
二級市場上,安控科技股價持續下降,上市以來,最大跌幅超過70%。
(責任編輯: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