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年報披露近尾聲 信用債料現降級潮

  • 發佈時間:2016-04-29 04:30:3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姣

  年報業績“地雷”的爆炸接近尾聲,但信用債風險的釋放仍未結束。市場人士表示,隨著企業債年報數據披露完畢,預計未來幾個月的企業債評級下調會較往年更為頻繁,較大規模的評級調整可能令市場負面情緒加重。鋻於基本面和資金面階段性預期不穩定,疊加更多信用風險事件可能浮出水面,預計信用債市場的調整將延續。

  剛兌被漸次打破

  自2014年“11超日債”打開債券違約的“潘多拉魔盒”後,僅兩年時間,原本堅定的債市剛兌“信仰”紛紛被打破。

  今年4月5日,東北特殊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債券“15東特鋼SCP001”實質性違約,地方國企違約實現“零”突破。4月6日,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債券“15華昱CP001”實質性違約,央企子公司違約再添一例。4月11日,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宣佈暫停價值168億元的所有國內債券交易。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事件出現的頻率明顯加快。截至4月28日,今年已發生22次債券未及時撥付兌付資金事件,保定天威、東北特鋼、廣西有色、南京雨潤、上海雲峰、山東山水等11家發行人出現債券實質性違約。

  截至目前,債券違約品種已涵蓋包括超短融在內的所有債券品種,違約主體從民企擴散至央企、地方國企。儘管城投債尚未發生實質性違約,但上周“14宣化北山債”、“14海南交投MTN001”宣佈擬提前兌付,提前兌付由此成為“金邊城投”新的風險點,再次動搖投資者的“信仰”。

  信用違約加速爆發,市場謹慎情緒升溫,短期內市場産生了對信用債幾乎無差別的排斥。滿屏的信用債取消或推遲發行的公告直觀地展現了需求端的萎靡。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4月27日15時,今年共有103家公司債券推遲或取消發行,額度合計1009.1億元,大約是去年同期的3.4倍,品種涵蓋中票、短融、超短融。“承攬不易,賣債艱辛,友誼的小船説翻就翻。”業內流傳的這一戲謔之語道出了從業者的心態。

  評級下調增多

  在經濟增速放緩、供給側改革、去産能加速推進的背景下,企業債2015年年報陸續披露,信用評級機構的跟蹤評級調整隨之展開,預計債券市場將迎來一場較大規模的評級下調潮,這也意味著債券市場整體信用風險的進一步釋放。

  今年以來,由於發債企業經營狀況下行、信用風險暴露,企業債評級下調較往年更顯頻繁。以3月為例,信用評級下調個案數量為往年的3倍。本月以來,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中煤集團山西華昱能源有限公司、內蒙古霍林河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13家發行人主體評級被調低或展望被下調為“負面”。

  中誠信國際對信用債公開評級變動的跟蹤結果顯示,今年以來,發行人主體評級已發生至少33次下調,較去年同期的17次幾乎翻倍,創下有相關統計數據以來的新高。除中誠信自身進行的評級調整外,上述統計還涵蓋了大公國際、聯合資信等國內主要評級機構公佈的評級變動。

  市場人士表示,隨著企業債年報數據披露完畢,預計未來幾個月的評級下調會較往年更為頻繁。較大規模的評級調整可能令市場負面情緒加重,信用風險暴露疊加贖回壓力,可能導致相關券種的估值收益率和信用利差進一步擴大,信用債調整料仍將延續。對投資者而言,與其火中取栗,不如退而結網,控制風險仍是首要任務。不過,總體來看,信用風險仍將集中在強週期及低評級民企中,目前還談不上爆發系統性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