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基金尋找結構性機會

  • 發佈時間:2016-03-07 03:24:0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黃淑慧

  “兩會”期間,A股市場走出了明顯的“二八分化”行情,雖然對於A股未來一段時間的整體走勢仍持謹慎態度,但不少基金經理表示,震蕩磨底行情中並不缺乏結構性熱點,而近期需要從政策預期中挖掘投資機會。

  市場整體或延續震蕩

  在年初劇烈下跌釋放了做空動能之後,基金的悲觀情緒有所修復,儘管近期市場仍然頻頻出現“大落大起”,不過一些基金經理認為,雖然整體而言市場將維持震蕩弱市格局,但依舊能從中找到結構性的投資機會。

  從公司利潤、股票估值、市場資金面三個角度綜合來看,中歐基金周蔚文認為,儘管A股市場未來一年可能不會一帆風順,但A股市場容量夠大,投資者仍然能找到結構性機會。他認為,2015年,工業企業利潤下降成為常態,而A股市場利潤增速高於實體利潤增速,這主要是受收購兼併與重組的影響,創業板、中小板收購兼併比例較高,業績表現也較好。2016年,中國經濟仍將處於轉型的陣痛期,整體企業利潤下降或還將是常態,而收購兼併在A股市場所起的正面效果將會縮小,因此A股整體利潤增長率可能會比較低。市場估值方面,考慮到宏觀經濟轉型可能存在的困難,目前A股很有投資吸引力的個股數量不多,特別是那些前期通過多次收購兼併、通過一些所謂的“新興産業資産”來做高利潤的中小股票,可能會面臨業績不達預期與高估值的雙重風險。市場資金面方面,經過2015年的大洗牌,非專業資金短期內大概率不會增加對A股的資産配置,在一段時期內A股將處於存量資金博弈階段。不過,A股市場容量夠大,投資者仍然能從中找到行業背景向好、估值合理的結構性機會。從方向上看,農林牧漁、醫藥、環保等值得關注。

  海富通基金組合經理朱銘傑表示,上半年A股或繼續尋底,需等待市場情緒的變化和政策的明確。此前,困擾市場的因素在於:一是供給側改革的具體措施如何,對經濟到底産生怎樣的影響。二是註冊制明確之前,創業板個股普遍被認為估值過高,股價壓力大。在這兩個主要因素以及匯率問題的預期清晰之前,市場都難免猶豫反覆。從中期看,隨著註冊制、匯率、供給側改革明朗化,或有明顯反彈;從長期看如果經濟企穩,比如考慮基數,在油價企穩和地産拉動之下,PPI有機會在下半年回到正值,可能市場情緒會為之一振,大行情還看經濟能否見底。

  供給側改革成關注熱點

  在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發佈後,各家機構立刻關注了報告重點和超預期的部分,並探討了其中的投資機會。市場關注熱點在於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房地産去庫存,以及報告未提及註冊制等。

  招商基金分析表示,具體來看,今年有三方面的工作進展值得期待,也蘊含相應的投資機會: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是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産能,中央財政將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用於職工分流安置,這些産能過剩的“老大難”行業有望迎來轉機;二是深挖國內需求潛力,尤其是有效投資,在不加劇産能過剩和結構失衡的前提下,著力在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補短板”,中西部鐵路公路、水利、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慧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投資都有望增加;三是深化改革開放,國企改革、“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建設都將進一步推進。

  國泰君安證券點評表示,股市主基調是休養生息、結構性行情。賣出沒有業績只有故事的部分中小創,熊市厭惡風險,會往低估值有業績的方向抱團,結構性行情,比如供給側改革、資産證券化、國企改革、週期大宗反彈等。

  匯豐晉信基金認為,自2015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供給側改革的出清放在了重中之重,供給側改革成為“兩會”最重要的議題預期。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預計相應話題會成為“兩會”討論的焦點,也會成為資本市場投資熱點和焦點。2016年市場中長期走勢還是取決於“兩會”中政策的真正落地。以“去産能、降成本、去庫存、降杠桿、補短板”為五大目標的“供給側改革”細則有望在會後隨後陸續出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