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業內人士:2016年吸收外資料穩中有升

  • 發佈時間:2016-01-06 01:09: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倪銘婭

  商務部網站5日消息,預計2015年吸收外資126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利用外資品質進一步提升。商務部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各領域對外開放,不斷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提振投資者信心,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品質。

  業內人士分析,從已公佈的數據看,中國正成為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大國。在世界經濟整體疲弱的背景下,中國吸引外資的優勢依舊明顯,預計2016年吸收外資呈穩中有升態勢。

  服務業成FDI增長點

  商務部最新公佈數據顯示,2015年前11月我國引進外資規模穩中求進。1-1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140.4億美元,同比增長7.9%,預計全年吸收外資126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根據商務部統計,2015年引進外資結構持續優化。2015年前11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8%,成為吸收外資重要增長點。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副主任郝紅梅表示,服務業吸收外資快速增長有利於補上中國服務業發展的短板,而且通過示範或倒逼作用推動中國服務業快速發展,既有利於擴大就業,也有利於加快經濟轉型。郝紅梅稱,今後這一增長趨勢還將延續,服務業對外資的吸引力還將增強。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服務業或將成為“十三五”的重要內容,服務業將涌現出更多的商機。而且,中韓自貿區等對服務業開放達成協定,以及世貿組織資訊技術協定擴圍談判的推進,將使服務業吸引外資的動力更足。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引進外資方式不斷創新,以並購方式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6%上升到14.7%。此外,自由貿易試驗區引資成效顯著。1-10月,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共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159家,同比增長2倍,擴展區域後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吸收外商投資佔全市一半。産業結構不斷優化,融資租賃、科技研發、創業投資、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高端産業向自貿試驗區集聚的態勢明顯。

  高端製造業有潛力

  分析人士稱,服務業吸收外資應當和製造業相結合,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有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中國服務”等方向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專家認為,未來中國高端製造業吸收外資具有較大優勢。一方面,新版《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明確指出要大幅縮減外商投資的準入限制,促進製造業改造提升,將高端製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鼓勵外商投資到節能環保、新一代的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另一方面,“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帶動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出去”的同時也將加快該領域對外資的引入,形成新的吸收外資優勢。

  相關部門已採取系列措施加大吸收外資優勢。商務部明確表示,進一步擴大各領域開放步伐,會同發展改革委修訂發佈《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限制類數量減少一半,並進一步放寬外資股比限制。此外,加快推進外商投資體制改革。推動修改“外資三法”,起草《外國投資法(草案)》,並公開徵求意見,為外商提供穩定、透明和可預期的法律環境。

  此外,商務部表示,全面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建立國務院自貿試驗區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抓緊落實自貿試驗區各項改革舉措。進一步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試點方案以及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政策的,提出新一批可複製試點建議。促進吸收外資載體平臺建設。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國家級經開區創新發展工程。

  專家建議,今後要對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高端産業繼續加大吸引力度,且對這樣的外資應在金融上有配套支援。另外,要鼓勵這些外資與中國企業合作,推動我國高技術服務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的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提升管理水準,實現雙贏。建立促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步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