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自貿試驗區建設落地生根
- 發佈時間:2015-07-28 07: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4月,國務院印發了廣東、天津、福建三個新設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和進一步深化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3個月來,取得了哪些最新進展,有哪些經驗值得推廣,下一步還將在哪些方面實現令人期待的突破?記者日前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唐文弘。
“3個月來,各部門、各省市圍繞方案狠抓落實。截至6月30日,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了16個支援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的政策文件,4省市人民政府也共計出臺了80余個政策文件。”唐文弘説,“總體看,新設自貿試驗區掛牌和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3個月來,實現了良好開局。”
唐文弘給記者介紹了自貿試驗區在五個領域取得的新進展。
他説,在制度創新方面,新設自貿試驗區複製了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成功做法,推進投資管理制度創新、貿易監管模式創新、金融制度創新和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創新,提出了建立行政諮詢體系、審查管分離、審批歸口和政府職能社會化、專業化等創新做法。擴展區域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新增推動公平競爭、權益保護、科技創新體制改革、人才服務體系創新等試點事項。4個自貿試驗區實行了統一的、更加便利的與負面清單管理相配套的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備案制度。自貿試驗區簡政放權取得明顯成效,貿易投資便利化水準大幅提高,金融創新取得積極進展。上海加快制定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案,率先推進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等創新舉措,1至5月,上海自貿試驗區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額1419億元人民幣,達到全市的26.6%。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獲得市場主體好評。自4月21日掛牌至6月30日,廣東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12690家,天津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3351家,福建自貿試驗區新設3429家,上海自貿試驗區1至5月新設企業4599家。
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各自貿區加大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力度。廣東自貿試驗區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陸續推出擴大粵港澳通關“綠色關鎖”實施範圍、深港直通物流渠道、第三方檢測結果互認等新舉措。福建自貿試驗區圍繞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推進對台貿易便利化、拓展金融合作,在台灣地區引起很大反響。廣東、福建自貿試驗區港澳台資企業集聚效應明顯。自貿試驗區運作以來,港澳投資者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立企業351家,合同外資241.6億元,佔區內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及合同外資金額的比重分別為84%和91.7%。福建自貿試驗區新設台資企業152家,合同外資17.3億元,佔區內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及合同外資金額的比重分別為57.8%和25.1%。
在建設開放高地方面,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效果明顯。
結合4個自貿試驗區定位及其對外開放情況,經國務院批准對外發佈統一適用於4個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條目數由上海自貿試驗區2014版負面清單的139條縮減至122條。商務部印發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備案管理辦法》自5月8日實施2個月來,外商投資備案情況良好。更加開放的營商環境吸引了眾多國外知名企業和機構落戶自貿試驗區。
在輻射帶動周邊領域方面,各自貿試驗區各有側重積極推進。廣東自貿試驗區將通過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打造區域發展綜合服務區等,帶動泛珠三角區域和內陸地區産業轉型升級。天津自貿試驗區在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基礎上,利用口岸協作等機制輻射帶動內陸發展。福建自貿試驗區著力加強閩臺産業對接,創新兩岸服務業合作模式,輻射帶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上海自貿試驗區則通過建設長三角區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亞太智慧財産權中心,助推長江經濟帶快速發展。
在有效防控風險方面,各自貿區事中事後監管穩步推進。4個自貿試驗區都設計了與開放措施相配套的多領域風險防控機制。在外商投資領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拓寬了安全審查的範圍,豐富了安全審查的內容。在貿易領域,將遵循“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的原則,在推進口岸監管制度、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創新的同時,嚴格防範偷漏稅和品質安全等風險。在金融領域,完善跨行業、跨市場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機制,構建宏觀審慎的金融管理體系。目前,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後建立了“浦東新區公共信用資訊服務平臺”。福建自貿試驗區梳理出放寬行業準入可能出現的55個風險點,提出了88條防控措施。廣東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市場主體信用資訊數據庫已初具規模,資訊管理系統和公示平臺已投入使用。
“總體上看,新一輪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時間還不長,體制機制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部分改革措施還在落實當中,改革紅利還將進一步釋放。”唐文弘説。(經濟日報記者李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