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運用好網際網路技術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

  • 發佈時間:2015-12-07 00:47: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超

  海通期貨總經理徐淩在12月5日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論壇”上表示,網際網路與物聯網技術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無邊界、大數據發掘等技術優勢和特點,理解、掌握並充分運用好這些技術,為期貨公司客戶帶來更優質的體驗和服務,進一步推動企業創新轉型,從而找出一條差異化的發展道路。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服務於金融機構,是擺在期貨業面前的現實而緊迫的課題與任務。

  他説,金融創新日新月異,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金融機構、網際網路相互滲透,逐步向混業經營格局、網際網路公司、第三方專業機構等,通過技術與業務的創新,不斷跨界金融業務的版圖,推動網際網路金融新興模式的蓬勃發展。

  徐淩表示,近兩年,隨著國內網際網路大舉進入金融行業,以及P2P理財等眾多模式的興起,引發國內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發展模式和生態格局的重大變革。從目前金融體系來看,在網際網路公司的衝擊下,銀行、證券等眾多金融機構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認識和實踐已經走在期貨行業的前面,各種借助網際網路手段的金融創新産品風生水起,層出不窮,期貨市場作為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的基礎市場,與大宗商品現貨市場和金融現貨市場的發展需求之間仍然有所差距。期貨公司也是中國金融體系中較為弱小的板塊,在這樣的格局和背景下,無論是傳統經濟業務還是新興的資産管理、風險管理、投融資業務和場外市場業務,更要主動有所作為,做大做強和構建核心競爭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