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健康中國打開醫療服務業增長空間

  • 發佈時間:2015-11-05 00:56: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戴小河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引人注目,更令人期待。《建議》提出,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農村流動。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健全藥品供應保障機制,理順藥品價格,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藥物免費供給,通過多種方式降低大病慢性病醫療費用。

  醫療服務大有可為

  目前醫療服務行業供不應求,增長空間巨大。銀華基金醫藥研究員郭思捷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2000年以來國內年診療人次增長超2倍,近年來增速也一直保持在8%-10%左右。考慮到人口老齡化、精神壓力和醫保等原因,醫療行業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國內醫療設施和醫護人員配備都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準。為滿足不斷增長的行業需求,必須增加醫療服務行業投資。政府明確提出要把醫療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萬億元提升到8萬億元,也就是説每年要增長20%以上,行業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醫改將不斷促進基層醫療和民營醫療發展。2009年以來,醫改在有序推進,未來幾年將重點擴大行業投資、推進民營投資和升級醫療設施。醫改的主要方向包括:推動分級診療和轉診制度,減輕大中型醫院負擔;推動民營醫院發展並提升民營醫療能力;破除“以藥養醫”,提升診療費收入比例;繼續完善醫保制度,併發展商業保險。

  基層醫療和民營醫療將充分受益。同時,藥企可以通過新建或收購私立醫院、託管或收購公立醫院等模式介入醫療服務。醫療服務將為藥企帶來新的增長點。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新建私立醫院審批過程繁瑣,而且多數藥企本身缺乏醫院管理經驗和醫生資源,新建醫院贏得客戶基礎也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新建私立醫院通常需要幾年培育期。比較現實方式還是託管和收購,這兩種方式審批時間比較短,前期投資比較小,而且現有醫院通常都有穩定客戶基礎,培育期比較短。 由於醫院擁有穩定的客戶群和現金流,未來將有更多的醫藥企業介入醫療服務板塊。

  慢病管理前景可期

  根據2014年衛計委發佈的數據,我國確診慢病患者有2.6億人;而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慢性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3億。業內人士介紹,大約5%的病人需要專業醫護人員提供複雜的臨床管理甚至住院治療,大多數慢性病患者所需的臨床管理要求較低,可以採取患者自我管理。

  這些數字表明,中國慢性病群體龐大,對慢性病管理擁有極大需求。目前國內慢性病管理産業的發展有兩大趨勢,首先是軟硬體相結合;其次是多種資源聚合,多重服務融合。如疾病相關資訊+醫患交流(諮詢)+病情監測+專業藥學服務+便捷購藥。

  慢性病管理已成了醫療APP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移動醫療的産品可以讓用戶自己管理疾病,一旦用戶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後,社會和商業價值就將會出現。福瑞股份樂普醫療千山藥機等多家公司在此領域正在探索。

  千山藥機此前募資40億元投資慢性病管理生態圈,規劃建立集“基因檢測+遠端醫療+實時監測+私人訂制健康管理綜合解決方案”為一體的有特色的慢性病精準管理與服務平臺。

健康中國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尚榮醫療 33.88 3.13%
2 三鑫醫療 78.10 2.25%
3 和佳股份 22.62 1.25%
4 宜華健康 36.15 0.30%
5 華邦健康 15.03 0.2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衛寧軟體 45.93 -2.59%
2 海虹控股 33.90 -1.97%
3 國際醫學 20.76 -1.94%
4 *ST古漢 25.38 -0.74%
5 九州通 19.26 -0.7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