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我國並未進入“負利率”時期

  • 發佈時間:2015-10-27 05:29: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任曉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官員日前撰文指出,目前我國並未進入“負利率”時期。

  文章稱,人民銀行調查數據表明,本次降息後,10月24日-10月26日,商業銀行新吸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加權平均利率為2.02%,高於9月份CPI同比漲幅0.42個百分點。綜合考慮各經濟主體的投資理財行為,當前存款替代産品收益率普遍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更顯著高於同期CPI水準。總體判斷,目前我國仍處於“正利率”時期。

  本次降息後,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浮空間完全打開。在一般意義上,各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定價已具有完全的獨立性。銀行存款定價機制的新變化,決定了不能再直接使用存款基準利率與CPI的差值來判斷“正利率”或“負利率”,而應重點關注兩個指標:一是銀行的存款掛牌利率,二是銀行的實際存款利率。

  從銀行存款掛牌利率看,對19家全國主要大中型商業銀行及15家較具代表性的城商行、農商行的監測表明,自10月23日人民銀行降息後,對於一年期個人定期存款掛牌利率,34家銀行共出現9種不同的掛牌利率,平均利率水準為1.96%,較9月份CPI高0.36個百分點。其中最高利率水準為2.5%;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掛牌利率最低,為1.75%,較9月CPI高0.15個百分點。

  對於一年期單位定期存款,35家銀行共出現10種不同的掛牌利率,平均利率水準為1.91%,較9月份CPI高0.31個百分點。

  從銀行實際存款利率看,降息後,商業銀行新吸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加權平均利率為2.02%,高於9月份CPI0.42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標準化存貸款綜合抽樣統計數據顯示,10月24日-10月26日,按照存款發生額統計,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實際加權平均利率為2.02%,是基準利率的1.35倍,高於9月份CPI0.42個百分點。其中,一年期個人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約為2.01%,較掛牌平均利率高0.05個百分點,高於9月份CPI0.41個百分點;(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一年期單位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05%,較掛牌平均利率高0.14個百分點,高於9月份CPI0.45個百分點。

  文章稱,綜合考慮各經濟主體的投資理財行為,目前存款替代産品收益率普遍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更顯著高於9月份CPI水準。對9月份商業銀行新發行的15355隻人民幣理財産品分析發現,這些理財産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為4.08%,較9月份CPI高2.48個百分點。其中平均預期年收益率高於1.6%(9月份CPI同比漲幅)的産品有14528隻,佔比達94.61%。

  此外,目前12隻“寶寶”類産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31%,較9月份CPI高1.71個百分點,顯著高於同期物價水準。事實上,隨著金融創新和新技術的發展,市場上還會涌現出其他類型的存款替代産品,如大額可轉讓存單也是一種靈活便捷的普通存款替代産品。從今年6月份9家銀行發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看,1年期大額可轉讓存單利率至少超過9月份CPI1.4個百分點。因此,綜合考慮各經濟主體的各種理財投資行為方式,我國目前並未進入“負利率”時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