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全球礦産資源迎價值投資機遇期

  • 發佈時間:2015-10-22 00:56: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麗靚

  2015中國國際礦業大會10月20日-23日在天津舉行,與會專家在分論壇“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論壇”上表示,全球礦産資源出現了難得的價值投資機遇期。短期看,礦産品價格低迷,礦業公司處境困難;但長遠研判,礦産品價格仍將波動上行,礦業仍有巨大發展前景。

  中國礦業“走出去”失敗有三原因

  中鋁礦産資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思德表示,今後兩三年是礦業投資最佳的機遇期,雖然對於大多數礦業企業來説,目前是最困難的時期,煤炭、鐵礦、金礦等礦業進入了一個虧本的時代,幾乎所有礦業企業資産價值、市值大幅度縮水,比如西方礦業公司5年以來市值平均下跌60%,中國礦業在海外控參股企業市值平均下跌80%。“大多數礦業企業出讓資産,不少礦業國家在政策上又給予扶持,可以説,目前是投資的好時機。”

  王思德指出,中國礦業“走出去”還處於摸索過程,吃虧上當在所難免,中國礦業過去有失敗,但應該從正面理解,總結經驗。過去十年中國礦業“走出去”失敗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時機把握出現偏差,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令全球經濟遭遇“寒冬”,大多數中國企業認為當時情況已經“觸底”,包括礦業在內,80%以上的企業在這一期間主動投資海外,實際上卻“買”在了高點,具體礦種,所投資區域,投資階段又千差萬別,導致5年來市值上漲的礦企只有三四家。二是目標選擇錯誤,比如在澳大利亞,賺錢的鐵礦企業都位於該國西北部皮爾扒拉地區,但若我國礦企選擇投資該國荒漠地區,就會陷入投資陷阱;此外,很多中小企業在東南亞、非洲等地選擇投資礬鈦磁鐵礦都沒有成功,全世界礬鈦磁鐵礦只有我國攀枝花鋼鐵集團例外。三是價值判斷錯誤,境外投資不僅需要地質學家,還需要金融、冶煉以及礦業經濟、礦業貿易等各方面專家,以及財務、法律、人文的專家參與進來。王思德認為,只注重品位、規模,不重視社區問題、基礎設施條件,這是過去我國礦企價值評估錯誤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

  海外礦權資本運作有三種盈利模式

  北京礦産地質研究院院長王京彬認為,礦業仍有巨大的發展前景。一是人類對礦産資源的剛性需求量在增長,只是近期受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影響,需求增速同步放緩,導致短期産能過剩,價格下滑。二是近年來不少全球主要國家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令包括礦産品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走高。三是目前金、銅、鋁、鐵等主要貴金屬和大宗金屬的價格已經接近全球平均生産成本線,礦山正在去産能化,加之近年資源勘探投入嚴重不足,重大發現不多。因此,預計未來資源短缺,價格回升亦在情理之中。

  “海外礦業投資猶如叢中摘花,可能摘到花也可能扎到刺,風險管理尤為重要。” 王京彬表示,通過在海外上市的六家初級資源公司近年運營情況總結,礦企探索出三種初級勘探公司盈利模式。一是低價進入,勘察升值,高價變現;二是礦權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借助境外上市公司逐步整合海外礦權,實現礦權資産證券化;三是通過上市公司分拆,實現項目價值的最大化。

  中礦資源王平衛總裁認為,礦企“走出去”第一要做好戰略定位,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判斷是否適應到海外發展,同時要制訂好戰略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第二,地質勘探業務屬性決定了企業業務往往打“遊擊戰”,但若要在海外站穩腳跟,必須要建立“根據地”,唯有如此才能在海外獲得長期發展。第三,員工隊伍和公司業務要漸進式實現本土化。第四,要以技術服務帶動礦權發展,以資本市場帶動礦業開發。第五是長期在海外開發,員工的分配製度、福利制度、內控制度要不斷改進配合。六是重視企業海外開發的後勤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