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糖價仍未走出困局 有望“三探底”

  • 發佈時間:2015-08-27 03:44: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利靜

  在週一受宏觀因素打壓大幅下行後,白糖期貨近期空頭似乎有些怯場。但多頭也並沒有因此囂張。昨日白糖期貨欲漲還休,收出一道長長的上影線。截至收盤,白糖期貨主力1601合約收報5137元/噸,日內漲幅0.57%,最高摸到5226元/噸。

  魯證期貨白糖分析師陳喬表示,近日國內糖市受市場宏觀因素拖累,出現大幅普跌態勢,而伴隨著央行降息降準的利好,昨日鄭糖衝高回落,仍未能走出困局且有可能再探“三次底”。

  與多數翻紅的期貨品種相似,昨日白糖的上漲因素中,有央行“雙降”因素的支撐。宏觀因素讓白糖一鼓作氣之後,基本面卻並不配合支援。減産背景和供應偏多的博弈讓白糖走勢陷入糾結。

  白糖的減産背景有目共睹,據廣西當地糖業人士介紹,2015年白糖種植面積縮減幅度在20%左右。這也是多位分析師給出未來糖價將最終走牛的判斷的重要支撐理由。但進口及庫存結轉情況令形勢變得不再明朗。

  尤其是8月18日以來,糖價自5000元/噸反攻至5400元/噸後,再度掉頭向下,重回6月5日以來的下跌通道。

  陳喬解釋説,近期糖價連續下跌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前期中秋及國慶食糖備貨需求刺激,及匯率市場的波動導致進口糖成本大幅增加,令白糖現貨快速上漲後滯漲,同時期貨市場上,鄭糖主力1601合約僅6個交易日上漲400余點,吸引了大量套保盤進場和短線多單獲利盤出局的拋壓;二是7月進口數據利空,巨量進口導致市場憂慮國家進口管控失衡而引起大量拋盤;三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令大宗商品遭遇拋售情緒的宣泄,白糖市場亦難倖免。

  海關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食糖進口量48.5萬噸,同比增加72.5%,1-7月累計279.8萬噸,同比增長67.28%。

  庫存及走私糖也是市場擔憂的焦點。數據顯示,上一年度國內白糖的結轉庫存高達191.41萬噸的歷史新高。此外,歷史上,每當國內白糖連續減産的年度,走私糖就會甚囂塵上,人們也對今年的走私糖增多表示擔憂。

  儘管壓力重重,但交易員們目前對糖價的預期整體仍偏向樂觀,當前白糖期貨較現貨價格整體處於升水狀態。因此陸續形成了新倉單。未來倉單變化情況及8月份數據、下榨季減産幅度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而進口政策和進口數量依然是決定糖價節奏的重要因素。

  “為保護國內食糖産業和農戶利益,進口控制仍將繼續;10月、11月可能會出階段性供應偏緊格局等對糖價仍有支撐,關注5000元/噸關口支撐。”陳喬説。

  外盤糖也處在多事之秋,近期行情走勢主要受匯率驅動,巴西雷亞爾、泰銖大幅貶值。另外印度和泰國的庫存及下榨季産量預期處於偏高水準。這對國際糖價造成壓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