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從對衝基金過去看金融業未來

  • 發佈時間:2015-08-22 01:56:3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鵬

  對衝基金行業一度非常神秘,如果想系統了解成熟市場對衝基金及其發展史,美國資深財經作家塞巴斯蒂安·馬拉比所著的《富可敵國——對衝基金與新精英的崛起》是不可錯過的佳作之一。對於國內對衝基金從業人士而言,如何從成熟市場前輩們的經驗和教訓中汲取必要的營養,推動中國對衝基金行業日益成熟當是本書的價值所在。

  作者在對美國對衝基金行業進行深入訪談和調查基礎上,講述了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喬治·索羅斯等諸多頂級對衝基金人物縱橫市場卻又鮮為人知的故事。由於時間跨度長達六十年之久,他們在不斷豐富策略獲取絕對收益、奠定自己江湖地位的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成熟市場對衝基金髮展歷程的畫卷。

  1949年,沒有上過商學院而僅僅是在柏林工人學校學習過的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湊了10萬美元,設立了世界上第一隻對衝基金,並且開創了對衝基金的新模式,被譽為對衝基金業的鼻祖。他的基金具有四個特點:一是有績效費,二是投資方式靈活,三是做多潛力股,四是做空沒有潛力的股票。到1968年,他的累計回報率幾乎高達5000%,遠遠超過了同期的競爭對手。

  20世紀70年代初至90年代是對衝基金精英輩出群星閃耀的年代。從短線殺手邁克爾·斯坦哈特、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選股高手朱利安·羅伯遜這宏觀對衝三巨頭,到新一代宏觀商品流派開創者海默·威瑪以及該流派三新秀布魯斯·科夫勒、保羅·都鐸·瓊斯、路易士·培根,再到債券基金約翰·梅利韋瑟、捐贈基金大衛·斯文森、事件驅動型對衝基金湯姆·斯泰爾、量型對衝基金詹姆斯·西蒙斯和戴維·肖。如果作者較早跟蹤1975年成立的橋水對衝基金公司創始人瑞·達利歐,本書將會更加完美。這一階段中國人最為熟悉的當屬喬治·索羅斯,1969年他創立雙鷹基金(1978年更名為量子基金),他綜合運用傳統的股市分析、大量的價格圖表分析以及卡爾·波普爾的哲學思想,從交易中牟取暴利。

  據説,索羅斯的薪水至少要比聯合國中42個成員國的國內生産總值還要高,富可敵42國。1997年,索羅斯的首席交易官斯坦利·德魯肯米勒帶領量子基金對英鎊和泰銖進行了漂亮的狙擊,這次英鎊交易為量子基金賺了逾10億美元,而泰銖狙擊戰也成為亞洲金融危機導火索的一部分。

  21世紀初以來是“阿爾法值工廠”到金融危機之後“剩者為王”的時代。從多策略基金肯尼斯·格裏芬、尼克·馬奧尼斯再到危機之後信貸對衝基金之王約翰·保爾森,這一階段,宏觀對衝基金的鼎盛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信貸對衝基金的鼎盛時期到來了。約翰·保爾森被譽為新時代的喬治·索羅斯,他1994年初創立保爾森公司,到2005年預感到了美國經濟要轉頭向下,於是他開始對這個泡沫下注。截至2007年底,保爾森旗下的抵押貸款基金扣除費用後累計上漲了700%,産生了大約150億美元的利潤,而保爾森本人賺了30-40億美元。

  到2008年底,大部分基金虧損,近1500隻基金破産,很多巨頭髮現其名聲日漸下降。然而,即使是在有史以來最慘澹的時期,對衝基金還是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儘管損失慘重,但也能夠倖免于難,給客戶減少了更大損失,也沒有給納稅人帶來負擔。而與之相較的是,那些“大而不倒”的機構的不良動機尤為明顯。

  在作者看來,這些對衝基金巨頭們就是新時代的洛克菲勒、新時代的卡內基、新時代的范德比爾特,總之他們是新一代的美國精英。“在他們身上匯集了創造力和慾望的最新形式,而正是這種創造力和慾望推動了國家的前進。”在管理風險方面,對衝基金更是具有強大動因,即他們與客戶利益高度一致,“如果他們幫客戶,自己就賺到了錢;如果他們虧了客戶的錢,自己也會虧損。”

  儘管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對衝基金仍不得不承受來自社會輿論的道德苛責,尤其是當市場危機來臨抑或深陷危機的時候,似乎是對衝基金給金融系統帶來了系統性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