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雙管齊下促轉債基金髮展

  • 發佈時間:2015-08-17 00:56:5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震蕩市場,基金的投資優勢正在體現。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來滬深300僅上漲15.28%,而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達到44.27%,二級債基的平均業績也超過了10%。但有類基金的表現卻讓人失望——轉債基金(A類)的平均業績僅為0.71%,全市場基金業績墊底的也為3隻轉債基金包攬。Wind統計顯示,虧損最大的一隻轉債B的總回報為-88.7%。

  轉債基金為何會陷入如此困局?一個重要原因是轉債市場的持續萎縮。轉債基金在為數不多的品種中配置,使得轉債溢價率處於較高位置,而在6月末的下跌中,又遭遇正股下挫和溢價率下滑的雙殺。

  從歷史上來看,轉債市場長期是個小眾市場,只是在2010年以來,有過一次較大幅度的擴容,即隨著工行、石化、平安等幾隻百億大盤轉債的陸續發行,轉債市場規模大幅增長。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這幾年迎來一波轉債基金的發行潮,目前全市場約有20隻轉債基金,同時在市場向好時,還有其他債券類基金押注轉債,搭車權益資産的漲勢。但在今年二季度卻有10多只轉債退市,因此目前市場上僅有寥寥幾隻轉債對應著這麼一大批有配置需求的資金,根本體現不出基金組合投資的優勢。對此,筆者建議雙管齊下,根治轉債基金的這一致命缺陷。

  首先,從供給端發力。據介紹,此前發行可轉債需要滿足最近三年加權平均凈資産收益率不低於6%、可轉債融資後公司的累積債券餘額不超過凈資産的40%等條件,並對凈資産不足15億元的公司發行可轉債有提供擔保的要求。有基金經理指出,這些條條框框都是參考當時公開增發門檻而設置的法規限制,結果將大量發行對象攔在了轉債市場外面。業內人士認為,可轉債的風險遠小于股票,而且轉債市場上機構力量強大,其實可以參考類似于定向增發的標準來安排可轉債的發行申請。

  其次,轉債基金大多有最低的轉債倉位限制,可以考慮調低倉位下限,在轉債品種寥寥無幾的現狀下,以其他債券資産替代,當然這樣一來,其轉債特性可能會不夠鮮明,但在現有局面下是對投資者的一大保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