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基建投資加速 PPP成亮點

  • 發佈時間:2015-08-17 00:56: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倪銘婭

  相關部門近日發佈的多項數據顯示,基建投資呈加速態勢,成為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的主要引擎。

  業內人士表示,在穩增長加碼的背景下,積極財政政策將發揮更大作用。預計近期多項穩增長措施將陸續推出,如萬億專項建設債券、第二批PPP項目等。這些措施的出臺,將進一步刺激基建投資的增長,加快基建投資步伐。

  基建項目加速推進

  根據統計局最新統計,前7月我國基建投資累計增長18.6%,是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的主要引擎。

  中金公司分析師邊泉水錶示,財政支出增加對穩增長起到支援作用,過去幾個月固定資産投資資金來源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增長加快。財政支出加速,為基建投資提供資金來源。

  財政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7月份財政支出同比增長24.1%,增速較上個月的13.9%大幅提升。7月份中央財政支援力度顯著增加,中央本級財政支出增長48.6%。分類別看,民生保障和基礎設施相關支出增速較快,1-7月節能環保和交通運輸支出累計同比增長19.3%和17.8%。

  除財政支出助力基建投資外,“一帶一路”的穩步推進同樣帶來了大量的基建投資機會。

  業內人士表示,基礎設施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的基礎設施需求旺盛,大批鐵路、公路、能源、港口、資訊、産業園區等項目正加速提上議事日程,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合作面臨龐大的市場機會。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上半年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0個國家承攬對外承包工程項目1401個,新簽合同額375.5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43.3%,同比增長16.7%,其中新簽合同金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37個,累計合同金額309億美元,主要涉及電力工程、通訊工程、房屋建築、交通運輸、石油化工建設等領域;完成營業額297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的44%,同比增長5.4%。

  業內人士認為,在穩增長加碼背景下,未來多項政策的逐步落地,將進一步加快基建投資步伐。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國開行、農發行擬推出萬億專項建設債券的方案有望于近期落地實施。業內人士稱,此舉將促使基建項目加速推進。專項建設債券擬用於項目資本金投入,其推出勢必將對基建投資形成有力支撐,加速基建項目落地。

  地下基建異軍突起

  值得關注的是,業內人士表示,下一步地下基建將異軍突起。

  7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針對長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礎設施落後的突出問題,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在城市建造用於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電、給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國家重點支援的民生工程。近日國務院又發佈了《關於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抓好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作,儘快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項目,經驗成熟後有效推開。

  中金公司分析師廖明兵表示,地下管廊建設將成為基建投資新方向,未來政策支援力度將加大。

  廖明兵稱,部分傳統領域的投資逐步趨於飽和,作為重要民生工程的地下綜合管廊將成為穩增長的新著力點。(下轉A02版)

  (上接A01版)繼2013年國務院和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後,2015年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地方政府均已積極行動,政策出臺頻率和推動力度顯著加大。初步估算年均投資達4000億-6000億元。根據首批10個試點城市的規劃進行估算,全國地下綜合管廊年均投資額可達3900億元。根據吉林省的規劃進行估算,全國地下綜合管廊年均投資額可達6200億元。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日前表示,如果每年能建8000公里的管廊,每公里1.2億元,就是1萬億投資。這還沒包括間接拉動的投資,如果加上拉動的鋼材、水泥、機械設備等方面的投資,以及大量的人力投入,拉動經濟的作用就更大了。

  PPP模式成重點

  發改委數據顯示,今年已完成交通基建投資超萬億元,而今年已批復基建項目總投資約為8956億元,其中大多數項目資本金比例為40%-50%。受地方債清理以及“土地財政”收入下滑等因素影響,地方面臨較大融資壓力,仍有較多項目受制于資本金不足而未能及時開工。

  業內人士認為,下一步積極財政政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進一步提振經濟。在政府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舉債彈性受限的情況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有望帶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基建投資,對衝經濟下滑風險。

  今年上半年,國務院、財政部、發改委等共發佈十余項PPP相關政策,在規範PPP項目發展的同時給予各種投融資便利,以推動PPP模式落地。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在其門戶網站開闢了PPP項目庫專欄,合計發佈擬推廣項目1041個,總投資額高達1.97萬億元。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髮現,在各省區的項目中,近87%的項目來自三四線城市,另13%的項目來自一二線城市。其中,投資金額最大的在交通領域,佔總金額的64%,且一二線城市以軌道交通項目為主,三四線城市則以公路交通項目佔優。在項目的運作模式上,仍以建設-經營-轉讓( BOT)模式為主,合計442個BOT項目,約佔項目總數的42.46%。

  財富證券認為,總體來看,我國PPP項目立項數量已十分龐大,但目前簽約比例不高。在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各級政府將會採取多種措施推進已立項項目的資本對接、加快項目開工建設進度,從而帶動經濟走出低谷,維持宏觀經濟總體平穩發展的格局。

  從政策導向看,凡公共服務領域均可採取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行業將受益。財富證券表示,但就目前實際運作的項目看,運營模式相對成熟的領域主要在公用事業/環保、園林綠化、交通運輸等行業,智慧城市領域亦有少數項目開始運作。

  據悉,財政部正在推進第二批PPP示範項目落地工作。相比第一批30個項目1800億元的投資規模,第二批示範項目的選擇和申報更加嚴格,預期數量上會有所減少。目前第二批PPP項目的申報和試點選擇已經基本落地,結果會在近期公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