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短期承壓 糖牛仍可期

  • 發佈時間:2015-07-17 00:43: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姣

  6月初以來,前期熠熠生輝的“糖牛”氣勢轉弱。本週以來白糖期貨已連收四根陰線,昨日主力1601合約再度大跌2.15%,領跌大宗商品市場。若從6月3日觸及的年內高點5931元/噸開始計算,截至昨日收盤,白糖1601合約僅收報5325元/噸,累計跌幅已達606噸或10.22%。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進口糖量大增、夏季終端消費需求不振導致糖市短期供應寬鬆,同時大宗商品整體市場氛圍不佳,令當前糖市繼續承壓。但在減産週期的大背景下,“嚴控進口+去庫存”仍是“糖牛”的堅實支撐,預計糖價將隨著下游採購回暖。

  “大宗商品價格普跌以及較高的倉單水準是造成近期白糖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從期貨市場來看,6月中旬以來,源於股市的恐慌性下跌蔓延至期貨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快速下跌,白糖期貨也一度出現兩個跌停板並造成大量的多頭離場,極大打擊了多頭的信心。”國泰君安期貨研究員周小球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萬達期貨研究員劉永華同時指出,由於前期希臘債務危機、美聯儲加息預期等宏觀因素影響,疊加國內股市下跌的累積效應,商品和資本市場出現共振下跌,白糖前期一直保持在年內高位,造成下跌的幅度大時間短。

  而從基本面來看,6月份市場期待的白糖季節性採購啟動不明顯,國內食糖現貨市場銷售呈現量價齊跌的局面。公開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單月銷糖70.16萬噸,同比減少35.19萬噸。與此同時,6月國內大部分地區現貨糖價出現不同幅度下跌,其中,主産區南寧糖價跌120元/噸,昆明跌90元/噸,海口跌30元/噸。

  “臨儲到期後供給量短暫性放鬆,加上近期進口白砂糖入境量也高於歷年,下游對國産糖採購減少,商家普遍反饋走量較少。”劉永華告訴記者,短期成品糖入境衝擊疊加臨儲糖解押,形成一個階段性的供給充足期,下游企業採購國産糖數量下降,貿易商也首先以消化自有庫存為主,這導致上游糖廠銷售量低迷。

  進口方面,統計數據顯示,4、5月份我國進口糖量大增,分別達到55萬噸和52萬噸。2014/2015榨季截至5月底我國累計進口糖315.3萬噸,同比增22.3萬噸,增幅達7.6%。“可見白糖進口的嚴控有點‘名不副實’,再加上近期預期的白糖消費仍未啟動,反饋到目前的盤面上就是上行動能不足。”金石期貨高級分析師于麗娟表示。

  “雖然從長期角度來看,未來國內糖市供需關係依然緊張,價格進一步上漲值得期待,但是由於短時間內多頭信心難以明顯恢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市場對於倉單的消化。部分貿易商在持有現貨的同時也增配了部分期貨多單,但是由於期貨持倉遭遇打擊,堅守現貨的信心遠低於下跌之前。”周小球表示,目前是白糖市場的低谷,市場需要等待庫存和政策進一步明確之後重新啟動,由於倉單仍將影響8月份乃至9月份的行情,因此未來的期貨價格主要是跟隨現貨價格波動,只要北方市場逐漸能夠支撐現貨價格,那麼年底前南方的現貨價格仍有8-12%的上漲空間。

  劉永華則預計,隨著進口成品糖的貿易商庫存的消化,加上中秋備貨即將開始,下游的採購會逐步回暖,市場也將出現現貨帶動期貨的局面,八、九月份糖價回升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