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伊核談判收官國際油價應聲下挫

  • 發佈時間:2015-07-15 02:10:0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官平

  北京時間14日下午,伊朗核協議達成消息迅速在原油市場中炸開花,美國原油期貨價格瞬間每桶下挫近1.5美元。截至14日18時34分,紐約原油期貨8月合約報每桶51.15美元。分析人士表示,從當前原油供需情況看,本身供應比較充裕,如果伊朗達成協定以後,未來每天將新增100-200萬桶供應量,直接利空原油價格。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分析師表示,整體看,美元下半年強勢震蕩甚至有可能在美聯儲加息情況下大幅上漲,直接利空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同時,供需失衡的原油只有通過價格下跌來刺激消費需求,整體維持弱勢震蕩甚至小幅下跌趨勢。

  伊朗原油出口將恢復增長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伊朗核談達成協定,意味著伊朗原油出口將恢復增長,將改變國際市場原油供需關係,壓制原油價格下跌。

  分析師認為,從伊朗核協議達成來看,目前全球原油市場面臨300萬桶每天的凈供應增量。再加上美國頁巖油開工率並沒有繼續下降,因此供應層面未來面臨的是急劇放大的壓力。從全球原油貿易格局來看,目前OPEC的市場份額正面臨被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的擠壓,因此石油市場的競爭還將持續。

  上述人士表示,需求層面,亞洲煉油裝置因需求不足而新增産能放緩,因此我們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和新興市場經濟疲軟都意味著原油需求不夠強勁,這意味著全球原油市場衝擊還將持續。伊朗核協議達成的話,意味著中東地緣政治對原油的出口不構成威脅,反而是助力。

  格林大華期貨研究員原欣亮表示,伊朗核協議正式達成意味著伊朗將全面回歸國際原油市場。伊朗擁有全球10%原油儲備,是世界第四大産油國。伊朗石油部副部長聲稱,在制裁取消後,伊朗希望快速將原油出口産量翻一番,將會從目前的120萬桶/日增加至230萬桶/日。作為OPEC第二大産油國,伊朗對目前全球石油供應的市場份額爭奪表現出積極態度,表示將推動OPEC的其他成員國更新卡達市場配額體系。“預計接下來産油國將會迎來一場新的爭奪市場份額戰。”

  國際油價或重回每桶40美元

  對於下半年原油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通過美聯儲主席耶倫對加息的講話,年內美聯儲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在美元上漲和供應過剩的雙重衝擊下,下半年國際原油可能再創新低。除非全球經濟出現逆轉,或者爆發大規模地緣政治衝突。

  不過,新湖期貨研究員姚瑤表示,從基本面來看,近期美國市場數據不利,6月以來美國原油總産量尚未如市場預期出現大幅下降,美國油井鑽機數量回升,在煉廠開工率維持相對高位的情況下,美國原油庫存出現回升。此外,歐佩克産量維持高位。總體來看,原油市場基本面並無明顯改善,預期短期走勢仍偏弱。不過伊朗核協議達成的向下風險已經在油價中有所體現,不排除最終協議公佈後,預期兌現導致油價反彈。

  原欣亮表示,雖然短期希臘就援助協議最終達成協定,緩解了歐元的壓力,但長期來看,美聯儲和歐洲央行的政策差距將會支撐美元,美元指數6月18日觸及階段性低點後延續上行,強勢美元將會壓制大宗商品的反彈。

  他還指出,基本面上,原油供應過剩局面加劇,而中國、歐洲的需求疲弱,伊朗解禁後,急於在經濟困境突圍的立場將導致其在石油市場份額爭奪戰中選擇激進態度。如果OPEC和其他産油國內部沒有達成暫時一致,石油市場或將迎來一場不亞於去年下半年的危機,屆時原油42美元/桶的低點不難重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