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A股股東減持套現5個月超去年全年

  • 發佈時間:2015-06-15 07:05: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本輪牛市以來,被稱為“野蠻人”的安邦係等資本大手筆佈局,屢次成為A股一輪輪行情推手。然而,在A股屢創天量成交的背後,産業資本瘋狂套現正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

  統計顯示,僅2015年以來,A股公司股東減持套現已超過去年全年水準,其中産業資本套現明顯加速,以匯金減持銀行股等為標誌性事件,上市公司的眾多公司股東、産業資本正開啟減持潮。

  大股東減持加速 産業資本悄“離場”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2015年以來已有1072家上市公司發佈了重要股東或高管減持公告,累計減持市值約3598.51億元。這一數字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減持規模。特別是4月滬指站上4000點以後,産業資本套現明顯加速,397家上市公司股東合計套現1895億元,僅4000點以來套現額就接近去年全年的水準。

  以多家産業資本、公司股東佈局的南鋼股份為例,已披露的公告顯示,其近半年來大股東減持比重達28.6%,多家産業資本減持幅度更是超過30%。據南鋼股份一季報披露,其第一大股東南京南鋼鋼鐵聯合有限公司于第一季度減持2.5億股,減持比例達6.47%。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第四季度成為公司第四和第五大股東的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江蘇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也於今年第一季度逐步撤資,其中後者已經退出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4月和5月,南鋼聯合再度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多次出售公司股份,近半年總計産業資本減持份額超過30%。

  此外,中國人壽近期選擇減持民生銀行,持股比例從5.73%降至4.99%,套現約26億元。作為上市公司東北電氣的第二大股東,新東北電氣投資有限公司於今年3月27日、4月24日和4月30日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上市公司4193萬股、4350萬股和4100萬股,總計佔上市公司股份比例達14.5%。

  在重慶鋼鐵國瓷材料安源煤業貴繩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裏,産業資本也于近期頻頻減持。數據顯示,近6個月以來,總計有400多家上市公司發生過大股東減持,而發生大股東增持的上市公司數量只有50家。一些佈局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乃至控股股東,也紛紛在股價相對高位期間選擇套現。

  以文峰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江蘇文峰集團有限公司為例,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江蘇文峰集團一季度減持上市公司2.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近30%,隨後公司又于4月份和5月份進一步減持,目前持股比例已經由2014年末的75.5%減至20.9%,堪稱大幅撤資兌現。上市公司公告稱,“文峰集團轉讓部分股份,降低持股比例有利於活躍公司股票交易,有利於市場對公司股價估值”。此外,重慶鋼鐵控股股東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最近2個月連續減持比例亦接近15%。

  銀行股壓力居首 “復星系”等忙套現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産業資本集中參與行情,是本輪A股牛市的重要特徵之一。而隨著股指快速上漲,市值接近股東心理價位或存在資金需求,是套現衝動強烈的重要原因。

  剛剛過去的5月份,成為銀行、能源、鋼鐵企業的密集減持期:5月減持市值居前的包括興業銀行、江淮動力、重慶鋼鐵、酒鋼宏興金科股份雲南銅業等,減持規模多數超過20億元。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僅從重要股東的減持行為來看,常年股價低迷的銀行、鋼鐵等行業遭減持超過百億元,套現衝動明顯。而受匯金公司減持銀行股以及恒生銀行減持興業銀行的影響,銀行股遭減持金額居首。

  以本輪牛市中股價已從5.87元漲至最高11.46元的民生銀行為例,除已減持民生銀行的中國人壽外,民生銀行其他多個老股東也早有減持的舉措。比如劉永好于2014年底清空了民生銀行H股股票,郭廣昌的復星系自2014年11月22日至2015年1月,累計通過13輪減持,清空了2.76億股民生銀行A股。興業銀行二股東恒生銀行大量減持後,其股價連續多日陰跌。

  而從股價來看,選擇套現的資本獲益頗豐。據了解,部分産業資本的減持力度持續處於高位。在此前召開的復星國際年度股東大會上,復星國際首席執行官梁信軍甚至表示,從4月份以來,復星系幾乎保持每週賣出去將近2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A股股票。“因為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頂點。”

  從板塊來看,去年以來漲幅居前的電腦、能源、醫藥等板塊減持較為密集。例如,江西省能源集團公司以“落實集團發展戰略,加快産業升級,籌集發展資金”為由減持安源煤業4900萬股;海南宏氏投資有限公司則以“增加流動性,優化上市公司股東結構”為由減持康芝藥業500萬股。滬指站上4000點以來,走勢強勁的電腦板塊就整體被股東減持套現72億元。

  不過,也有上市公司人士表示,部分減持行為是出於正常的戰略投資或支援混改的需要。例如,一些國資類上市公司的減持操作或為日後混改鋪路。2015年2月3日至3月9日,川化股份的大股東四川化工就累計減持了5640萬股,公告表示,減持的動因是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轉型升級、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中央匯金減持工行、建行股份也被業內猜測是銀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啟動信號。

  上市公司“投資化” 違規減持更隱蔽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A股持續走牛,不少上市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門的投資公司,趁機在牛市中大賺一票。

  例如,博騰股份已宣佈使用自籌資金3000萬元與居年豐、張和兵等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一家股權投資公司,主要投向除公司主營業務以外的健康産業。海瀾之家華孚色紡設立了華泰新産業基金,重點投資TMT等新興産業,規模達10億元,上市公司通鼎光電也參與其中,基金管理方已確定為華泰瑞麟基金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然而,被稱為“野蠻人”的産業資本股東大手筆進場離場,其行為如何規範,在規則層面尚存在空白。“例如,部分上市公司在減持週期中不斷釋放各類利好,以便産業資本順利出貨,或者在股價上漲時短線投機,這些‘擦邊球’的‘控盤’做法勢必加劇小盤股的波動。”上海一家基金管理公司投研部門負責人説。

  市場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投資化”也存在“脫實向虛”、炒作熱點的衝動。上海美國商會副會長徐暉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事實上在部分外資和合資企業領域,已經出現企業主將資本託管至專門信託、私募,從事A股二級市場投資。相對於傳統的直接購買股票,這種做法在上市公司信披方面就更為“隱蔽”。

  市場人士表示,儘管近期以來部分遭減持個股股價依然堅挺,但一般而言,股東減持給投資者的影響相對負面。雖然上市公司都強調,減持計劃係股東的正常減持行為,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及未來持續經營産生重大影響。

  譬如,樂視網5月26日公告稱其CEO賈躍亭擬在未來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48億股公司股票,這筆減持金額超過100億元。公告以後,樂視網一度連續三天下跌,三個交易日累計大跌超過15%。

  業內人士認為,産業資本加速撤離是重要警示信號,一些頂風做案的違規減持更需要引起監管部門重視。例如,天虹商場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近期均被查出違規減持,ST博元也因第一大股東莊春虹違規減持而出具專項説明,莊春虹被廣東監管局警示。金力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吳國政則在減持比例達到5%時未及時信披。

  “受投資者詬病之處在於,部分謀劃減持的産業資本可能採取讓私募、合夥制基金‘代持’的方式,將部分所持股份從其名下化整為零,以換取較短的鎖定期,或讓套現行為更為隱蔽。”北京一家有限合夥制基金負責人説,種種跡象表明,産業資本等“專業股民”玩家在A股將迎來持續發展,這一現象也並非我國獨有,但如何規範其行為仍有待市場和監管機構形成共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