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上市公司“奇葩”更名何時休

  • 發佈時間:2015-05-15 07: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多倫股份發公告稱,將更名為“匹凸匹金融資訊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針對更名原因,該公司公告稱,多倫股份立志做中國首家網際網路金融上市公司,基於上述業務轉型的需要,公司擬將名稱變更為匹凸匹。由於“匹凸匹”是P2P的諧音,該公司“奇葩”更名後迅速遭遇此起彼伏的吐槽聲。有股民調侃道,匹凸匹都來了,凹凸凹(O2O)、閉凸閉(B2B)還會遠麼?

  近一段時間以來,A股上市公司中的“奇葩”更名行為屢見不鮮,如原“餐飲第一股”的湘鄂情更名為“中科雲網”,短短四個字包含了“中字頭”、“科技股”、“雲概念”和“網際網路”四個當下最熱門的市場概念。此外,海隆軟體改名為“二三四五”,寶麗來換名“神州高鐵”,科冕木業改名為“天神娛樂”……這些上市公司的更名,引發了市場熱議,成為不少股民茶余飯後的話題。

  誠然,有些上市公司的更名是由於並購重組後經營主體發生變化,或因主營業務轉型升級,這類改名本無可厚非。不過,大多數公司更名卻另有目的。曾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些上市公司更名,或是想借助市場中的熱門概念博得投資者眼球;或是為重要股東或高管套現提供便利;或是借助並購重組改名提升個股價格;更有甚者,如綠大地發生欺詐上市案後改名為雲投生態,以混淆視聽。

  上市公司更名本屬於企業自主行為,更名錶面上來看似乎製造了一些轟動效應,但卻折射出上市公司管理乃至整個市場的不成熟和不規範。首先,從上市公司角度來説,一般情況下經上市公司董事會法定程式通過,到當地工商部門變更登記即可。然而,在筆者看來,上市公司的名稱是其品牌,不應輕易更換。其次,從監管層面來看,雖然目前的監管政策對上市公司更名並無明文限制,但上市公司的股票簡稱屬於資本市場交易機制的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投資者的研判。從這個角度看,對於一些未實質性地開展相關經營業務,或該業務未達到上市公司凈利潤一定比例的情況就隨意更名的行為,應出臺相應管理辦法,加強監管,以規範市場秩序,防止給投資者帶來誤導。(文章來自:經濟日報 作者:文霽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