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項目非標準化 專業投資或接棒“明星領投”

  • 發佈時間:2015-04-23 02:22: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一些頂級創投並不看好眾籌,像IDG等一些創投機構才會選擇遲遲不進入。股權投資不像債權能標準化和量化,有資源就能做大,每個項目都具有其獨特性,需要專業的投資人,同時失敗率高,投資期限至少三至五年以上,如何退出,眾籌方式能否成功運作都還是未知。

  大家投創始人兼CEO李群林認為,當前股權眾籌平臺以“領投”+“跟投”的模式運作,領投人一般是業內比較出名的投資人,被冠以“明星領投人”,而跟投人主要是一些中小企業主和職業經理人,但這種模式在中國並不能形成氣候,絕大部分成功案例都是不超過5個圈內職業天使投資人或機構採用“合投”或獨投方式進行投資的。

  李群林表示,由於領投人要擔負起盡職調查與投後管理職責,給跟投人披露和交代,讓大佬帶著5萬、10萬的小散去投資項目的可能性和可持續性不大。很多項目他們自己和其圈子可以消化,另外在國內有上千萬可投資資産的人並不在少數,明星領投人基金不缺乏投資者,同時,如果在平臺做領投人,意味著項目的披露會更詳盡,知名投資人未必願意將自己的投資案例悉數公開。如果部分平臺真想把“明星領投”當商業模式去打造很難行得通。

  “未來,引入更多專業的投資人,平臺服務的對像是投資經理,給專業的投資人打造平臺,依靠投資人的投資水準、資源和投後管理,將平臺做大。”投壺網董事長黃煜表示。李群林認為,給投資界的專業投資人打造平臺是未來股權眾籌平臺的出路,而不能是只通過吸引眼球的“明星領投人”。楊溢認為,股權眾籌平臺看似無門檻,但事實到府檻很高,投資人的專業性和背後能支援項目發展的資源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在跟投人這一端,一位從事創業投資多年的人士表示,股權投資期限長,短期內看不出投資成績,通過眾籌跟進的小投資人對風險的認識可能遠遠不足,在平臺上線的一些未經嚴格把控的項目風險開始隱匿積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