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點之上基金經理多空激辯
- 發佈時間:2015-04-20 02:56: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我已經把創業板股票都賣掉了,所以今天這場大跌對我的凈值影響在零點幾個百分點左右。”4月15日夜,上海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老程(化名)和自己的前同事、現任某私募基金的合夥人李秋(化名)有一次聚餐,席間他毫不避諱地透露了自己的市場觀點和投資情況。
是日,股指一路跌宕起伏,收盤前最後半小時又掉頭向下,滬指跌破4100點,深成指大跌2.82%,中小板跌去3.73%,創業板則收出一根大陰棒,全天下跌4.58%。收盤後,上海世紀大道邊的一座寫字樓裏,某私募投資機構的員工開始無奈地慨嘆起來,辦公間裏一片喧鬧的議論聲。
“我變‘韭菜’了,前幾天買的魚躍醫療、延華智慧全栽了。融資借的幾十萬元,剛衝進去就虧了七、八個點。小票害人哪,早知道買咱們自己的産品得了。”一位年輕的新員工搖頭道,對自己的現狀非常懊惱。
“咱們李總發的那只産品不也全是TMT、網際網路這些小票?沒準跌幅比你還深,你就別指望了。”一位女同事尖刻地説道,不過也沒忘記安慰自己的同事:“你別那麼糾結,今天誰手上沒幾個跌停的股票?大家都在虧,既然如此,不如放寬心。對了,聽聽豪哥怎麼説。”
她口中的“豪哥”,年齡相對較長,投資經驗十分豐富,給大家推薦過不少牛股,深得眾人信服。不過,今天收盤後,他也流露出幾絲無奈。
“我是準確地預估到了調整的風險,把之前的重倉股都砍了一大半,沒想到還是因為貪心,前幾天買了一隻有重組預期的股票,今天直接就奔跌停了,這損失可是一大筆啊。”他嘆了口氣。
“我擔心的還不是這個,就怕明天繼續調整,出都出不掉。這就是一步錯,滿盤錯了。怎麼説呢,看今天的形勢,不是很妙,中國中鐵、中國電建等封上了漲停的股票,在最後幾分鐘不也是大幅下跌嗎?還有,今天跌停股數量很多,這不是一個好的信號,在拋壓重的情況下,下跌趨勢會自我強化。”豪哥的語氣有些憂心忡忡。
“看明天吧。”多數人這樣附和,不過他們真實的情緒並不高昂,4月16日上證50股指期貨和中證500股指期貨的上市,就好像是壓在心口的一塊大石。
幾個小時之後,在陸家嘴碰頭的老程和李秋,卻顯得比較淡定。通過和老程的閒聊,李秋知道了這位基金經理自3月初以來就在不斷減持創業板股票,直至前幾天清倉完畢,現在看起來躲過了“4·15”這天的劫難。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樣,反正我就是有種隱隱約約的不安,現在市場浮躁炒作的風氣太濃了,一些公司動輒定增幾十億、上百億,投向的項目其實看起來並不需要這麼多錢。還有很多公司放出消息來要收購什麼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跟大數據農業沾邊什麼的,都是熱門概念,跟風現象明顯。但這些消息一放出來就跟火遇了油一樣,股價直往上躥,真讓人看不懂。”老程説道。
“對,創業板市盈率都八九十倍、上百倍了,確實高得離譜了。我看風險點主要就集中在這一塊。接下來什麼穩妥點?還是搞搞藍籌吧。”李秋也附和上自己的看法。
在這一點上兩人頗有共鳴。老程告訴李秋,在減持創業板的過程中,自己也配置了不少銀行股,主要是那些盤子相對小一些,而且可能存在混改預期的銀行股。李秋則告訴他,自己更為看好保險和食品飲料等防禦型板塊。
這一晚的飯局,兩人相談甚歡。做事情比較專注、平常較少打聽同行消息的老程,還從李秋那兒得知了一個消息,即業內某知名中大型基金公司,現在已經較看空A股市場,甚至在力勸部分風險承受能力較小的客戶不要再買進他們的基金了。
“我倒沒有這麼嚴重地全面看空,只是對短期風險非常不安,覺得應該適時規避,不要立於危墻之下。但如果他們真能做到言行一致,在看空的時候為持有人利益著想,那還真是業界良心了。”老程感慨。
“聽説他們公司有的基金經理把倉位都降到了70%了。在現在這個階段,有點不可思議吧。如果管理兩隻基金的,就一隻輕倉,另一隻繼續高倉位操作,相當於自己也不太肯定,只是做好防備了。”飯局快散時,李秋透露。
心態不穩或致風雨來
上週末,上海某券商資管公司的投資經理鄭重地寫下這樣的短評:“本週的行情非常顛簸,一不小心就會被震出局。但週四、週五兩根百點長陽,幾乎消滅了市場中一切看空的聲音。之前,我一直選擇與大眾站在一邊,但現在,我要轉換立場了。”
在他看來,“真正的風險總在不經意間來臨”,作為一個專業投資人,可能要做的,就是在眾生狂歡中保持清醒。
看完微信朋友圈裏所傳的這位投資經理最近的一些市場點評文章之後,一位與記者相識時間較久的基金經理,給記者發來一句話:于我心有慼慼焉。
在電話中聊起時,他告訴記者,他對文中的一句話很有感觸,就是“其實沒什麼特別的理由,也許只是一點與生俱來的謹慎。”
“最近我們投研部門一起開會時,對市場參與者的心態討論得明顯比以前多了。起碼就我個人而言,對此是密切關注的。我直接的感覺就是:現在的市場心態非常不穩,很多80後、90後的‘韭菜’投資者涌入市場,就是眼熱別人賺了錢。一旦覺得別人手中都是牛股,自己選的股票不好,就急於換股。而且他們喜歡的往往都是有重組預期、並購預期之類的小盤股票,而恰恰這種股票波動是非常大的。所以看到這種情況,我覺得由這種投資者基礎造成的市場心態非常脆弱,市場波動可能會非常大。另外我還看到很多人融資買股票,可能他們以前都是保守的投資者,只敢買銀行理財産品什麼的,但現在風險偏好一下放得很大,殊不知杠桿操作總體上就在放大這個市場的波動率。”這位基金經理有所感觸,一口氣説到了他的多方面觀察。
他同時也提到了另外兩個資訊,一是各個微信圈子對股票的熱烈討論。
“據我了解,同學群、同事群、校友群,最近幾乎沒有不談股票的。我自己的感受是:每次一刷屏,都感覺自己是炒股最落後的,總有一些‘別人家的股票’都是那麼光輝燦爛的感覺,這簡直是直接刺激神經,讓人心緒難以安寧。”
另外,近來賣方的態度也讓他感到不安。最近半個月來,券商來公司路演時,一次比一次講得更熱烈、誇張,甚至到了根本不提相關股票如何估值,而是直接定位“會做到幾百億市值”的地步。
“估值都不提,賣方也是拼了。”這位基金經理幽默了一句。在他看來,賣方的誇張推薦,在牛市中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風頭過後還將重新上車
作為專業投資機構,儘管公募基金業內已存不少對目前牛市再創高峰的懷疑,但證券業內“新牛市還遠沒有結束”、“此輪A股牛市並未歷史重演”的説法也是此起彼伏,不少還是名家所言。近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甚至有些一貫穩健的大佬還在表示,在此階段要放大風險系數,博取更多收益,只不過,他們的重倉股可能由科技股轉向了消費。顯然,多空激辯並非空穴來風,4300點關口,市場分歧明顯加大已是不爭事實。此種情形正如那句流傳甚廣的網路段子:減倉的和抄底的擦肩而過,彼此嘲笑對方是傻瓜。
“你問的短期還是中長期看法?主要是這個時間框架要設定好。”上週末,一位接受採訪的基金經理向記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他的看法是,“短期來看,很多股票都已經透支了它的業績預期、估值修復的預期或者並購重組的預期,股價水分比較大,那麼這也意味著‘虛火’較重,不過是靠後續‘韭菜’資金的入場在支撐著。但資金不是無限的,而且它們對於投資收益的預期也終究是要回歸理性的,只不過是時間先後而已。所以短期我覺得A股風險很大,上週四、週五市場消化掉上證50股指期貨和中證500股指期貨上市的利空之後,可能讓很多人認為,繼續上攻的趨勢已經完全確立了。但我不這麼認為,在一個短期投機氣氛較為濃重的市場中,調整隨時可能來臨。”
不過話鋒一轉,他又表現出了相對較為樂觀的情緒:“但從中長期來看,全市場憧憬的都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成功,在這樣的基礎上才發展出去年以來的牛市。只要這個轉型的路還在走,還沒有遇到重大的挫折,那麼牛市的希望就不會破滅,現在主要是短期泡沫較為明顯,需要調一調。只是這個調整,誰也無法準確預測它的幅度,20%或30%説不定都有可能,這對於那些融資炒股的散戶來説,有可能是致命的打擊。”
他也告訴記者,短期他已重新撿回了銀行、保險這些相對的“估值洼地”股,以及消費等防禦性板塊,但等到預期的調整來臨之後,他會擇低重新拾回以創業板為主的科技等新興産業股票。
“目前,創業板可能是主要的風險累積和釋放點吧。”他總結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