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專家預計二季度後經濟有望企穩

  • 發佈時間:2015-04-16 01:43: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任曉

  國家統計局15日公佈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宏觀政策仍需加大穩增長力度。專家認為,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正在積累,二季度以後經濟有望企穩。從經濟金融中長期發展和結構調整方向看,推進産業、區域和融資三大結構調整,有望成為助力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新“三駕馬車”。

  首季GDP增長7%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為1406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3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較1-2月回落1.2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7751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5%,增速比1-2月回落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7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總體平穩,儘管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就業形勢、居民消費價格和市場預期基本穩定,結構調整穩步推進,轉型升級勢頭良好,新生動力加快孕育,積極因素不斷累積。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從2013年的46.9%,上升至2014年的48.2%,到一季度的51.6%,説明我國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向服務型主導轉型的趨勢更加明顯。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認為,短期內,經濟核心焦點依然在房地産,儘管隨著政策放鬆力度加大,房地産市場邊際改善可能性大,但房地産弱勢格局難以顯著改善,工業經濟繼續弱勢運作可能性大。考慮到春節因素對工業的影響結束,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有所回升,但仍是較低的增長。

  推進三大結構調整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一季度宏觀數據反映了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動能正在下降,亟需通過改革開放從供給端激發經濟增長的活力。要以改革為主線,輔以必要的調控政策,解決好經濟增長中的短期困難和中長期結構性矛盾。當前需要進一步加強財政和貨幣政策調控。

  溫彬表示,從經濟金融中長期發展和結構調整方向看,著力推進産業、區域和融資三大結構調整,有望成為助力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新“三駕馬車”。在産業結構方面,一是通過簡政放權和投資領域改革,進一步提升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二是加快傳統製造業的升級換代,提高戰略新興産業在工業中的比重。在區域空間方面,一是加快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東部産業向內地轉移的承接能力;二是加快自貿區建設,提升對外開放水準,抓住國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共同促進經濟增長。在金融結構方面,一是在加強影子銀行監管的同時,重點發展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融資,切實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二是建立多層次銀行體系和網際網路金融平行發展的格局,全方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積極因素正在積累

  儘管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積極因素正在逐步積累。溫彬認為,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出臺和落地,二季度以後經濟會企穩。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佈的報告認為,一季度城鎮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速提升至7%,趕上了GDP增速,有助於消費的進一步提升。外貿形勢好于去年,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4.7%,比去年同期高8.1個百分點。經濟結構轉型與去産能持續推進,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率提升。第三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6.5%,達到歷史最高水準,比第二産業的貢獻率高15.6個百分點,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大量投資項目對基礎設施投資起到拉動作用,一季度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比去年回升2.5個百分點,達到22.8%。房地産政策的鬆綁有助樓市企穩,商品房銷售降幅收窄7.1個百分點至-9.2%,下半年房地産投資增速可能止跌回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