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小投資者宜穩健入市

  • 發佈時間:2015-04-07 00:30:4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葉斯琦

  “死了都不賣,不給我翻倍不痛快,我們散戶只有這樣才不被打敗。”2007年6月,一首改編歌曲《死了都不賣》,成了彼時股市中散戶心理的真實寫照。

  當時,新股民每日海量涌入,股市似乎閉著眼都能上漲。2007年7月起,上證綜指由3800點猛衝至2007年10月16日的A股屋脊——6124.04點,72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高達59.45%。

  然而,越過巔峰,卻無人等候。2007年牛市轉熊的過程中,散戶“死了都不賣”一語成讖。據悉,當時很多大機構早已提前撤離,在6124點高位“站崗”的多數是中小散戶,割肉者眾,很多人至今未能解套,成為國有股減持與次貸危機的犧牲品。

  如今的A股,牛氣沖天如昨,人人“談股論金”,不免使人審視歷史車輪重復的可能。總體來看,對於當前A股新股民蜂擁而至的盛況,可以一分為二來看待。

  一方面,參與股市和專業知識的多寡不一定存在必然關係。在中國經濟幾十年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居民快速增長的財富和投資渠道相對缺乏存在尖銳矛盾。在利率市場化和網際網路金融等衝擊之下,傳統投資渠道的收益率正逐步下降,此時適逢中國股市回暖,市場無形指揮棒的引導使得全民都渴望分享市場紅利,居民財富管理需求使得大量財富配置向股市傾斜。事實證明,在當前的牛市中,不少散戶能夠取得較為豐厚的收益。不僅如此,中小散戶增量資金入市,反過來也是此輪牛市的助推器。

  另一方面,從保護投資者和完善市場的角度來看,如果投資者結構偏向於中小散戶,將放大市場風險。首先,缺乏股市專業知識的民眾紛紛入市,可能使得市場投資過度和杠桿過高,系統性風險隨之提升,因此,全民入市也可能帶來物極必反的結果。其次,牛市之中,投資收益的多少與受教育程度及投資經驗可能沒有必然聯繫,但牛熊轉換後對風險的管理能力,則跟投資經驗有直接關係。因此,專業投資者和散戶的主要區別,不僅體現在牛市時對機會的把握,更主要的是體現在行情轉向之時及時撤離的能力。縱觀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讓散戶記憶猶新的更多還是風險。

  對於新股民而言,參與分享牛市紅利,宜採用更為穩健的方法。首先,普通投資者可以委託專業投資者進行理財,或者購買相關的基金或者理財産品,如偏股型基金或ETF股指型基金。從海外市場來看,機構投資者才是成熟金融市場中最大的投資主體,普通居民多是通過委託的方式間接參與。

  其次,如果普通民眾希望親自入市操作,可先以小額資金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此外,還應注意進行組合投資,分別配置藍籌股、成長股等風險系數不同的板塊,使自己能在市場變化時風險可控。值得注意的是,在杠桿方面,普通投資者不可以過度加杠桿,特別是現在一些投資者將杠桿放大至5倍以上,這種情況下,一旦市場出現小幅調整,投資者本金就可能被侵蝕,甚至變為負債,導致難以承受的損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