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基康儀器 物聯網“推高”感測器業天花板

  • 發佈時間:2015-02-11 00:31: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小偉

  募資規模比原計劃飆升9倍,卻獲得接近翻倍的認購資金。“沒想到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認購會如此火爆,”基康儀器董秘閔銳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定增已經完成,正在研究募投細節問題,以最大效率利用資金。”

  基康儀器日前推出的定增計劃受到資金熱捧的原因與公司近年來的戰略轉型有關。基康儀器主營精密感測器等相關産品的製造與服務,公司正向基於感測器市場的物聯網和大數據方向前進。借助物聯網和大數據的商業模式,基康儀器有望成為新三板公司重資産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樣本。

  認購資金翻倍

  新三板市場目前呈現出“冰火兩重天”局面,部分公司遭遇資金冷落,而一些具有穩定盈利模式和創新基因的“白馬型”企業則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青睞。

  基康儀器2014年上半年營業收入8209萬元,凈利潤147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44%。就營收和利潤規模而言,基康儀器在1800余家新三板公司中位居前80位水準,但資本對於基康儀器的競逐熱度卻在新三板中名列前茅。

  “公司原本為一家美資企業,管理層收購後變為民營企業,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公司原計劃在2014年底2015年初再次啟動創業板申報工作,但由於排隊企業過多,公司于2014年7月轉身來到新三板掛牌。”閔銳向記者介紹説,“從2014年底開始,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直投紛紛加大了對新三板企業的投資力度,‘風’仿佛瞬間就吹了起來。”

  最讓基康儀器感覺到新三板“風起”的,是公司去年底籌劃的一次非公開發行。公司擬以11元/股價格,向新疆方圓慧融定增100萬股,募集1100萬元資金拓展高新技術應用。由於認購活躍度大超預期,公司大幅修改了定增方案,最終以12.50元/股的價格,向35位戰略投資者和其他合格投資者非公開發行不超過870萬股,募資額度也飆升到10875萬元,較修訂前的方案增加9倍。

  即便公司大幅調高了單價與募資規模,但依然難擋資金的認購熱情。“公司本次定增大大超募,認購資金接近2億元。尤其是散戶,認購超額倍數比機構還多。”閔銳介紹説,本次發行股票現有股東優先認購、向戰略投資者配售、供現有股東及其他合格投資者申購,申購完成後,又根據與公司戰略及未來發展的契合程度,對有效申購對象進行選擇,確定發行對象,並分配其認購數額。“無論從機構拿到籌碼的成本還是股東分散程度上,都達到了預期效果。目前募集資金已經到位,公司管理層將籌劃如何最大效率的將這些資金投向募投項目。”

  向物聯網大數據轉型

  公司定增項目之所以受到如此熱捧,與基康儀器的戰略轉型有關。從2012年起,基康儀器開始實施縱向一體化戰略轉型,計劃從工程安全監測儀器設備供應商轉變為工程安全監測物聯網解決方案及數據服務供應商。公司組建了技術工程中心,負責實施系統整合項目,並陸續推出了尾礦庫監測、電塔傾斜監測等整體解決方案。

  隨著轉型的推進,公司既有的業務模式也開始得到優化與延伸。基康儀器開始對售出的智慧傳感終端提供數據雲增值服務,通過物聯網平臺對數據進行採集和分析,向客戶提供快捷高效的數據解決方案,從而獲取服務收入,産生利潤。

  北京數年前曾遭遇罕見暴雨,之後市政府對相關安全監測預警産品進行招標,最終採購了基康儀器數百台套産品。“按照公司過去的商業模式,基康儀器會委派工程師前去調研、設計、安裝,之後公司業務鏈條就此結束。”閔銳介紹説,但北京應急辦對相關設備運作管理一段時間後發現,在此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自己無法解決,比如因為交通事故造成的線路中斷等,於是請基康儀器方面委派人員對這些感測器設備進行管理維護。公司由此從産品供應者延伸為服務提供商。

  這種短暫的延伸並非公司業務鏈條的結束,而只是未來業務模式的開始。閔銳介紹説,我們並不只是簡單的監測立交橋下是否積水,而是通過對天氣等外部因素的分析,做到對整個水環境的監測與預警。這種基於環境監測的數據分析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對橋下積水的監測,涉及到交通管理部門的調度、公路管理部門的管理、市政管理部門的排水等眾多部門,公司將為這些部門分別提供數據訂制服務,從而打通數據服務之門。”

  華鑫證券分析師指出,市場對監測系統運作服務的需求在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在慢慢發生變化。“隨著監測儀器設備的普及,管理單位對監測系統的關注重點從承包商對儀器設備的採購和安裝埋設,慢慢轉移到承包商需提供可靠易用的監測數據,為工程解決實際問題。進軍數據服務將大幅提升公司在産業鏈的話語權和客戶黏性。”

  “原來的模式下,産品賣完盈利就兌現了;現在的商業模式則更具持續性,不再是針對一個工程、一個設備的一次性銷售,而是為使用者操作和獲取數據提供一個長久平臺。”閔銳介紹説。

  “網際網路産業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資訊溝通,但人類未來的夢想則是實現人與其所生存的環境之間的溝通。”閔銳對記者表示,智慧家居是實現這種溝通的方式之一,而公司的總體目標是在野外自然環境下,在水利、電力、能源、交通等領域,通過感測器監測得到的大數據分析,實現人與環境的有效交流。“目前公司每年3000多萬元的凈利潤中,近2000萬元會投入到物聯網、大數據之中,基於軟體服務和大數據平臺的業務增長已經開始顯現。”

  追隨核電首單出海

  物聯網大數據是網際網路企業的長項,這些網路巨擘會否加速來侵佔基康儀器所佈局的市場?閔銳介紹説,公司目前的模式是每賣出一件感測器,都將成為公司一個數據接入點,這與其他網際網路公司先做平臺再往下挖掘的模式不一樣。從專業領域向物聯網大數據進軍,搶佔資訊化的細分市場,才是一條正確路徑。未來,一定會誕生三四家在該細分領域提供數據服務的龍頭企業。基康儀器目前的感測器數據介面超過8萬個,憑藉在感測器領域的市場和技術優勢,公司希望能夠成長為這個行業的新龍頭。

  基康儀器的底氣,源自公司在感測器領域所積累的技術與市場優勢。記者從公司獲悉,公司的感測器等産品有望搭乘中國首單核電輸出“快車”。基於公司在核電監測領域的傳統優勢,基康儀器很有可能參與到項目建設之中。

  “公司在核電監測領域具備優勢,此前在秦山核電站、紅沿河核電站等項目中都有一定的訂單。”閔銳介紹説,核電感測器不能出任何差錯,否則會造成嚴重後果,核電和施工企業也不敢去冒這個險。“這個市場機會很多,但從核電建設週期來看,徵地、規劃、報批等流程很長,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或將發生在2016年後期。”閔銳補充道。

  對於2015年能夠對公司業績起到明顯提振作用的業務板塊,公司管理層認為是在軌道交通市場。“此前高鐵大多在東部建設,運作環境較好;但隨著高鐵建設的西移,將開始面臨很多的地質問題,建立預警系統非常必要。基康的産品通過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能夠探測很多細微的變化量及變化趨勢。比如一塊石頭的裂縫從小到大,這種趨勢加速可能導致災難的發生。”

  “進軍數據服務,成為物聯網監測解決方案專家將帶來巨大的增量市場;既有的高鐵、水利建設市場也將穩步增長,基康儀器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較為確定,有望成為新三板中重資産企業轉型的一個標桿樣本。”華鑫證券相關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