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日大力支援車聯網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1-12 00:31:1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楊
隨著全球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車聯網概念正在迅速普及。在此過程中,將開發聯網汽車技術列為高優先級項目的美國交通部無疑走在前列,歐洲車聯網産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項目促發展”,日本相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則在行業中有目共睹。
美出臺法案鼎力扶持
美國的智慧交通管理系統(ITS)發展目標非常明確,一是安全方面,減少交通事故;二是經濟效益,以良好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管理保證出行時間的準確性;三是降低能耗,保護環境。
1997年,美國結束了自動駕駛的研究,對車聯網的研究重心轉向對出行者的資訊服務和交通安全上。美國在90年代初分別頒布了其對ITS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兩部法案,即1991年的《陸上綜合運輸效率化法案》和1998年的《面向21世紀的運輸平衡法案》,這兩部道路交通法案統一規劃了美國ITS的發展,並得到美政府的財務支援、技術研發支援和標準開發支援等。
2004年,美國聯邦公路局、AASHTO、各州運輸部,汽車工業聯盟等組織均參與車路整合系統(VII)的制定和技術的開發,主要目的是通過資訊與通信技術實現汽車與道路設施的整合,交通智慧化、車聯網雛形出現。
2010年以來,美國的車聯網産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硬體價格大幅度下降,達到大部分用戶接受的範圍內。第二,需求增加。美國的車聯網産業已邁過市場認知階段,大部分消費者對車聯網業務已比較認同,北美市場的新車型開始借助車聯網突顯資訊需求。第三,美國市場的車聯網服務(telematics)系統已可全方位地為汽車用戶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資訊服務、安全監控、即時通訊、多媒體娛樂等方面。
在美國,最具代表性的步入車聯網的企業是通用汽車公司。通用OnStar系統自1996年就迎來了第一批客戶,近年來其在美用戶數已經超過500萬,佔據北美車聯網市場的主流地位。根據美國一項汽車專業調查,超過四分之三的OnStar用戶表示願意在他們的下一部車上繼續安裝該系統,並有近90%的用戶會願意將其推薦給他人。
日企核心競爭力強
比較起美國汽車工業,日本則無疑是該行業的後起之秀。汽車廠商電子化則是其最為有力的競爭法寶,日本車聯網的發展初期主要由豐田、本田和日産三大汽車巨頭推動,其目的是依託整車來提升汽車用戶的體驗和增強用戶黏性。此後伴隨著高速行動通訊4G的普及和汽車大數據雲服務的興起,NEC、日立等日本IT巨頭也相繼涌入車聯網的陣營。
值得提及的是,日本的道路交通資訊通訊系統(VICS)是最典型的在本土普遍開展具有較高層次的車聯網資訊系統。該系統于1996年正式提供資訊服務,2003年已基本覆蓋全日本,日本VICS是一種將道路擁擠、交通限制等的道路交通情報即時地向車載導航器發送的系統。截至2013年年末,日本安裝該系統的車輛已超3000萬輛(2010年日本的汽車保有量約7500萬輛)。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步入車聯網的企業是本田汽車公司。早在1981年該公司與日本消費電子廠商阿爾派合作共同研發,推出了世界第一款陀螺儀車載導航系統,並將其嵌入在銷量火爆的雅閣汽車上,開啟了車聯網之門。1997年,本田公司又率先推出了車聯網服務internavi,與移動網際網路相融合,增強了汽車用戶的黏性。此後,豐田和日産兩大車企也相繼開啟車聯網服務G-Book和CarWings。
此外,在歐洲方面,“以項目促發展”是歐洲車聯網産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歐洲的telematics把交通資訊和安全作為主要攻堅方向。
2009年8月,歐盟通過一份政策文件,該文件要求歐盟27個成員國的政府及相關行業落實eCall計劃。eCall計劃是指在車輛內安裝一個黑匣子,當汽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時,系統能自動撥打歐盟國家統一急救電話112。歐盟要求其各成員國從2011年開始推行這項計劃,並於2014年全部車輛必須安裝完畢。各大汽車製造商和運營商也同時利用這個機會提供其他線上服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