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機器換人”時代來臨

  • 發佈時間:2014-12-27 00:31: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莉

  十多年前,一部由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人工智慧》精準地描繪了人類技術文明快速發展,令大批可提供服務的智慧機器人取代人工,並全面滲透生活。如今,這樣的科幻圖景正在走入現實:從亞馬遜倉庫中自動裝卸貨物的機器人、富士康生産線裝配零件的機器人、執行特殊危險任務的特種機器人及以智慧化軍用無人機,各類用途機器人正在被廣泛地應用於豐富的場景之中。

  而在中國,隨著工業化技術水準提高及智慧化、網際網路化滲透,日益倒逼著傳統産業轉換思路,提高自動化率及工業生産智慧水準,這也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産業興起埋下伏筆。與此同時,在長三角、珠三角等用工密集的區域,結構性用工荒加劇也進一步加速企業“機器換人”節奏。據《經濟學人》雜誌報道,2013年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購買工業機器人數量最多的國家。

  機器人時代來臨,令資本各方看準産業藍海時機,加速在機器人産業佈局。據了解,來自日本、瑞士、德國等各國工業巨頭近期均擴大在華産能,各路力量摩拳擦掌,意圖在智慧工業領域大肆開疆辟土、謀求主導權。同時國內各類産業自動化也在加速,中國機器人下游應用開發提速,行業內並購整合日益成為趨勢,令中國龐大機器人市場更具看點。

  隨處可見的代工機器人

  在廣東某工業園區生産車間內,一台身長不足一米、形似鐵皮箱、每分鐘跑60米的機器車,裝上雙層支架之後,就可以變為一個獨立完成搬運作業的機器工人,而它也是這個車間最主要的裝卸工人。據了解,這個身材小巧的鐵皮員工,只需跟著腳下鋪設好的磁性感應軌道走,就能輕鬆將貨物從車間流水線一端搬向另一端。

  據該機器人廠商銷售負責人介紹,類似這種自動化智慧産品完全可以想像為新一代的“機器工人”,它們既可以實現24小時連續工作,同時也能幫助企業節約人工成本。從“機器工人”替代效應看,一台標配無人搬運車相當於三個搬運工兼司機加一台運輸車。如果以每人每月最低3500元計算,三個工人月工資則是10500元。而一個機器工人的應用操作扣除維護等費用,一年可為企業節約12600元工人工資。與此同時,還能將生産效率提高到20%以上。如果以月産值一億元的工廠計算,將相當於2000萬元效益空間。

  目前“雇用”工業機器人正成為越來越多製造企業的選擇。在深圳寶安區石岩黃峰嶺工業區一家家電企業廠區內,負責人正在忙於和員工商定如何在2015年繼續提高機器人自動化水準。“經過兩年的生産線改造,我們已有效減少了用工。在一些生産線中,工人人數已下降一半以上,並且機器人生産效率比人工提高20%以上,産品良品率也有明顯提高。”上述負責人表示。

  不難發現,由於科技水準發展及智慧化生産普及,“機器換人”正在日益成為眾多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另一方面,人口紅利時代結束、老齡化社會來臨及勞動人口大量縮減,也驅使著“機器換工”大潮出現。深圳三和人力資源公司總經理許琴指出,不同城市已進入或者往老齡化方向發展,勞動力供應不足問題現實存在。勞動力成本抬升令企業經營難度加大,加上90後就業觀念轉變,部分簡單崗位存在被取代趨勢,這也造成越來越多企業更傾向於雇用“機器工人”。

  國際巨頭搶灘“藍海”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看中中國龐大的機器人需求市場,不少國際巨頭紛紛加大砝碼進駐中國,並在國內擴大産能,以謀求在新智慧工業格局下的市場主動權,各路資本角逐機器人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

  以日本工業機器人行業龍頭安川電機為例,今年12月,公司在上海成立涵蓋機器人中心、解決方案中心、售後服務中心等在內的新展示中心,為中國企業客戶提供各個領域機器人應用産品。據了解,安川來自中國機器人銷售收入已佔據集團20%,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瀋陽工廠産能。除了安川之外,國際機器人行業巨頭公司瑞士ABB和德國KUKA也在今年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的産能,並積極擴大在中國大陸市場上機器人業務銷售規模。

  業內預計,伴隨越來越多的資本和實力企業進駐中國市場,加大機器人市場的競爭,未來工業機器人價格還將進一步下降,促動更多企業選擇“機器換人”。而另一方面,由於當前國內機器人産業起步較晚、企業發展各自為戰,中國企業為擴大競爭實力,未來必將經過一輪市場競爭,通過收購兼併優勝劣汰,逐漸形成大龍頭企業。因此,並購整合或成為國內機器人産業常態。此外,網際網路技術應用也將會為中國機器人産業實現彎道超車提供機會。

  機器人産業或迎井噴期

  無論是製造業復興計劃還是技術更新換代,以及當前最熱炒的工業4.0概念,都離不開機器人産業內容。業內人士認為,“機器人+網際網路”智慧化數字生産方式將改變全球製造業格局,而擁有龐大市場容量的中國自然也不會缺席這場機器人盛宴。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統計報告,當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約18萬台,其中在中國銷售量約3.7萬台。在12月下旬舉行的2014年世界機器人及智慧裝備産業大會上,業內一致預期,今年我國機器人市場銷量可能突破5萬台,且在未來5年內市場增速有望保持在每年40%以上,機器人産業井噴之勢已可見。

  有研究認為,國內機器人行業投資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以並購、合作等機器人概念股票為主的主題投資;第二個階段,機器人概念股業績將出現分化,好公司將脫穎而出;第三個階段,行業格局趨於穩定,投資龍頭股成為王道。目前市場處於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重疊處,在追逐機器人概念股的同時,需找出有競爭力和有業績的機器人企業。這也意味著,未來機器人板塊將從“主題投資”逐漸過渡到“業績為王”階段。

  而對於中國目前在技術水準上存在的瓶頸問題,專家建議,要通過多種途徑來尋求“突圍”和趕超。首先要加強對國際機器人技術跟蹤研究,制定出臺符合我國發展實際的“機器人技術路線圖”,明確技術發展步驟、重點突破的關鍵核心技術、工藝與零部件以及産業化路徑。其次,要確立符合我國發展實際的機器人發展模式。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認為,在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中,發展企業比發展技術更重要。優先發展有實力的機器人企業,然後通過到海外並購成熟技術和公司來提升機器人品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