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年底“不缺錢” 銀行“懼”風險

  • 發佈時間:2014-11-21 00:30: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1月20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簡稱Shibor)3個月以上期限的品種仍全部下行,延續此前走低的趨勢。

  “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很寬裕。之前的信用風險在暴露,銀行對非優質企業避之唯恐不及,貸款不好放啊。”某城商行的支行行長盧新(化名)嘆了口氣,掐滅了手中的煙頭,“看著吧,到年底,利率會進一步降低。”

  今年年初,銀行的貸款額度相當緊張,貸款利率也隨之飆升。“但現在是放也放不出去。”盧新説。

  據人民銀行11月14日發佈的數據,10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85.21萬億元,同比增長12.9%。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80.13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低1.0個百分點。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報告稱,10月份居民中長期貸款、居民短期貸款以及企業短期貸款都出現同比少增的現象。特別是當月企業短期貸款僅新增179億元,同比少增1969億元,形成餘額同比增速僅8.5%,反映企業經營活力不足。以住房按揭貸款為主體的居民中長期貸款也處於增長放緩態勢之中。企業中長期貸款總體平穩是信貸投放中的積極因素,顯示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重點項目投資總體較為穩定。不過,需要注意到的是,銀行信貸期限結構再次進入久期延長週期,中長期貸款與短期增速已出現逆轉。

  從10月社會融資情況看,銀行委託貸款、承兌匯票是表內人民幣貸款的重要補充,二者明顯收縮,一方面是銀行主動控制的結果,另一方面反映實體經濟資金需求較弱。

  除了實體經濟不振讓銀行放貸左右為難,風險的暴露也讓銀行對非優質客戶極度“懼怕”。盧行長介紹,大家都説社會融資成本高,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優質的企業,被過度授信,銀行追著他們放貸,只收基本利率。其餘稍微有點風險的企業,又是不論利率多高也不敢放。造成這種極端情況的原因是銀行、整個社會都缺乏對風險定價的方法。

  “這也是最近P2P很火的原因。但銀行都沒把握的風險定價,其他機構是不是就做得好,還很難説,風險定價也只能在這些競爭中完成。”盧行長説。

  據浦東新區法院提供的數據,2011年-2013年度,該院共受理銀行金融借款案件3,771件,受案總標的額達人民幣230億元。其中,2011年上半年受理銀行金融借款案件248件,下半年受理285件;2012年上半年受理328件,下半年受理556件,全年較2011年增長65.85%;2013年上半年受理901件,下半年受理1,453件,全年較2012年增長166.29%。

  浦東新區法院獨家提供給中國證券報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到10月,該院受理金融借款案件3,043件,收案標的額累計達219億元。其中涉鋼貿金融案件仍然佔比較大,達2,759件,佔金融借款案件收案數的91%。案件在數量長期居高的形勢下,除了延續被告眾多、標的額大、保全率高等特點,也逐漸顯現出新的趨勢:鋼貿上下游産業漸受波及,被告從鋼貿銷售商擴大到鋼鐵生産商,從鋼貿商個體轉向鋼貿市場類公司整體,聯保聯貸引發的區域性、系統性風險逐漸增加;各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力度加大,原告從以股份制銀行為主,逐漸擴大到國有大型銀行;企業宣告破産多,牽涉的糾紛類型從借款等金融案件擴大到各債權人向破産企業主張債權的一般商事案件;大部分能夠聯絡到的被告已在過往案件中配合調解,目前案件中的被告多數下落不明或故意設置訴訟障礙,導致案件快速審理難度加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