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金融城裏虞美人

  • 發佈時間:2014-11-15 00:31: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亞宏 倫敦報道

  11月11日11點,英國陸軍第七步槍團的一些將士以整齊的隊列走入金融城,在保險公司勞合社總部大樓的底層停了下來。

  這些穿著禮服的士兵並非進行巷戰演戲,而是參加節日紀念活動。他們一立定,5000朵紅色的虞美人花從大樓頂層飄散下來,落到士兵和圍觀的保險經紀人身上。

  這是英國紀念一戰勝利一百週年活動的一部分。據記載,在一個世紀前的那場世界大戰中,金融城的從業人員絲毫沒因腰包鼓脹就缺乏血性,好多人都拋下金飯碗毅然從軍,比如勞合社中就有不少保險經紀人加入了第七步槍團。

  不幸的是,遠赴歐陸作戰的人中有不少埋骨沙場,再沒有回到金融城。百年後那些從天而降的紅色花瓣,象徵著陣亡將士為國家拋灑的鮮血。近期在金融城裏有不少人都在衣領上佩戴一朵小小的紙質紅色虞美人花,表達對陣亡將士的哀悼。

  一戰之後,每年的11月11日就被設定為英國的和平紀念日,紅色的虞美人則是這個紀念日的標誌。每年一到“雙十一”前後,英國的大街小巷就有各種虞美人花標誌。比如在街頭能見到有人買絹紙製作的虞美人別在身上,還有人買更大一些的塑膠虞美人花,放在汽車車頭上。此外在《泰晤士報》等英國大報的報頭上,或者英超球隊的隊服上,也都會出現虞美人的標誌。在英國,上到議會大臣議員,下到地鐵裏的蕓蕓蟻族,到處都能見到這種小紅花的影子。

  虞美人與老兵的淵源也要追溯到一戰。在大戰正酣的1915年,協約國的加拿大軍醫、詩人約翰·麥克雷在比利時戰場上掩埋了陣亡的好友,看到墳邊新土上綻放的虞美人花,心情激蕩中寫下了《在佛蘭德斯戰爭》的詩篇,描述了在血染的高地上盛開的虞美人花。後來這首詩被廣為流傳,虞美人也逐漸被視作代表陣亡將士的一個文化符號。

  每年此時,英國人都會買一朵小虞美人紙花佩戴起來,同時也以此表達對世界和平的願景。英國退伍軍人協會等基金會和慈善組織這個時候也都活躍起來,靠出售虞美人紙花等面向全社會發動募捐,幫助退伍軍人這個群體籌集資金。

  由慈善組織發售的紙質虞美人花每朵售價1英鎊,對於金融城的有錢人來説,如果覺得紙花不夠好看,還可以花上十幾倍的價錢買一枚精緻的虞美人花胸針,有英國珠寶商就推出了這類産品,當然其中一部分銷售收入都要捐給慈善組織。林林總總的虞美人紀念品收入加起來,今年慈善組織的籌款額達到創紀錄的4600萬英鎊——其中自然包括以勞合社為代表的金融城捐出的一筆筆錢。

  對金融城來説,捐錢擁軍有時還意味著培養後備力量,因為軍人和交易員有著同樣的特質,即不畏懼風險但又謹慎對待,或者按照金融城的諺語來説是面對未知風險要“保持淡定,勇往直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