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多空糾結 期指料高位震蕩

  • 發佈時間:2014-11-14 01:09:4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姣

  最近兩次衝擊2600點關口未果後,週四期指未再延續漲勢,截至昨日收盤,主力合約IF1411下跌6.2點報2570.8點。究其原因,業內認為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滬市股票相對港股的折價已有效修復、新發佈的經濟數據較為疲軟、部分板塊存在獲利回吐動機等。

  值得注意的是,廣發期貨據中金所數據統計結果顯示,期指三大合約前20名會員凈空持倉減少1119手至12270手,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主力席位在連續多日的移倉過程中,空頭移倉撤離幅度較大,而多頭加倉力度不減反增,這直接導致總凈空持倉再度下降,這説明市場多空博弈中多方還是略佔優勢,機構對後市的走勢還是相對樂觀,不過多空糾結之下期指或延續高位震蕩態勢,建議投資者暫時觀望。

  市場分歧加大 期指小幅跳水

  昨日期指高位回落呈現小幅跳水走勢,截至收盤,主力合約IF1411下跌0.24%,收至2570.8點,次月合約IF1412下跌0.25%,收至2578點。收盤四個合約,股指期貨累計持倉減倉3814手至198206手,成交量121萬手。

  “昨日大盤再度收陰,連續一週呈現陰陽交替的局面,彰顯市場分歧較大,但是從日K線看重心仍呈現緩慢上揚,顯示市場多空博弈中多方還是略微佔據優勢,只是這種優勢相比前三次的連續陽線拉升明顯要弱,這為後期繼續上行高度增加不確定性。”中信期貨投資諮詢部副經理劉賓表示。

  劉賓認為,驅動本輪行情的主導因素是滬港通,由於滬港通落地明朗,市場基本提前反應了滬港通的利多影響,滬港通真正能帶來多大的資金入場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存在利好出盡現利空的可能;另外,從現貨板塊表現看,本週金融為首的藍籌表現強勁,但中小板和創業板集體下行,似乎有掩護出貨的跡象,藍籌總體還是受到宏觀週期影響較大,不太可能長期背離宏觀面持續走強;此外,從總持倉表現看,最近圍繞20萬手波動,昨日減倉3814手,顯示一定資金撤離,這對市場繼續上攻也不太有利,不過目前由於沒有明顯利空,因此暫時壓力還不算大,但下周滬港通正式落地,則需警惕大盤進入調整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指數衝擊新高過程中,期指主力合約基差貼水幅度加大,最低至-22點附近。隨著指數下行,貼水幅度縮窄,基差重心回歸至-12點。對此,國泰君安期貨研究員胡江來認為,基差大部分時間處於貼水位置運作的格局已經持續4個交易日,從側面反饋出期指參與者多頭情緒弱于股票參與者。

  多頭暫時領先 短線料高位震蕩

  中金所數據顯示,當月合約IF1411前20名會員凈空持倉減少1083手至5040手,三個合約前20名會員凈空持倉減少1119手至12270手。從持倉量變化來看,當月合約前20席位多單減持5971手,空單減持7017手,次月合約前20席位多單增持8795手,空單增持7025手。

  從部分會員的持倉情況來看,空頭態度再度降溫。胡江來指出,近期其持有的空頭數量並未繼續減少,多頭持倉有所增加,從而凈空持倉下降。考慮到市場目前依舊在40-50點回調後仍舊能夠掉頭上行,通過增持多頭持倉來對鎖手中空頭持倉的行動也就在預期之中。週四,前期持有空頭數量較大席位的空頭持倉減少,同時多頭持倉增加,關注該趨勢保持的可能性。

  廣發期貨進一步指出,主力席位在連續多日的移倉過程中,空頭移倉撤離幅度較大,而多頭加倉力度不減反增,這直接導致總凈空持倉再度下降。另一方面,從個別席位來看,多頭排名靠前的均以加倉為主,以國泰、中信、銀河為例,而空頭排名靠前的均以大幅減倉為主,以中信、國泰、南華為例。可以看到,週四多空大佬國泰、中信意外一致加多減空,預示後市股指反彈可期。

  展望後市,胡江來認為,從滬港通的長期影響來看,期指繼續上行的動能仍舊較強,長期持倉者可選擇持續持有多頭或低位介入多單。現貨方面,木材、交通運輸、橡膠、鋼鐵、航空等可能成為週邊流入資金配置對象的行業,相關具備競爭優勢以及符合政策走向的行業繼續上行的概率較大。滬港通開通後,非金融板塊指數對指數的貢獻預期可能得到提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