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大力發展中小金融機構

  • 發佈時間:2014-11-04 00:30: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證券報:提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重要性,對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有何建議?

  遲福林: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這兩年政府轉型中的亮點,雖有進步,但還很不夠。一是購買服務的領域還比較窄。二是購買公共服務前提是市場主體是平等的,如果還都是事業機構承擔著,還是行政壟斷,這種購買公共服務很難做到促進公平競爭,這一套微觀機制需要再造。三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需要規範化、公開化,要受到社會監督。這樣才能保證服務價格是在市場公平競爭基礎上形成的。

  中國證券報:當前政府對自身機構改革力度較大,並提出需進一步簡政放權,如何理解政府權力分配方面的這種轉變?

  遲福林:我把它概括為六個字:放權、分權、限權。

  第一步要解決的是放權的問題,屬於市場的回歸市場,屬於社會的回歸社會。簡政放權仍然是當前政府改革的主線,現在放權到了關鍵時候。

  第二步是分權。中央提出行政範圍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現在有些專業部委還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決策部門,主要精力仍然放在管理資産及其下屬單位上。下一步,在分權基礎上,要對行政權力結構進行改造,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行政範圍內的三權分設來推進。只有這樣,才能深化政府轉型改革,建立與市場經濟更相適應、更有效率的行政系統,並有利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

  第三步是限權。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把權力約束權力、法律限定權力和社會監督權力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找到限權的有效路子。

  中國證券報:包括上海自貿區、深圳前海在內的各地改革亮點頗多,怎麼看待這一局面?

  遲福林:中國的改革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改革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現在強調頂層設計的同時,必須強調地方的試點、地方的創新對於改革的促進作用。比如上海自貿區的實踐經驗,其“負面清單”管理起到很好示範,可複製推廣至其他區域,期待上海自貿區在服務業開放領域上有新的探索。

  在市場開放方面,金融是一個重要領域。目前金融壟斷的格局並沒有完全破除,大中企業、國有企業佔有大量信貸資源。從這個現狀出發,金融改革突破,首要的是社會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最關鍵是要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現在這方面步子太慢,顧慮太多,遠不適應中國服務業開放和中小企業發展的需求。從數據上看,發達國家每千人擁有的企業數量為45家,發展中國家平均是25家,中國只有9家,遠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金融在支援中小企業發展上遠不到位。

  中國證券報: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對於實體經濟有多大意義?

  遲福林:第一,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應適用於改革企業結構、搞活實體經濟,有助於解決實體經濟面臨的融資難,也有利於各種小微企業的創新創業。目前金融在這方面重視不夠。我們看到,目前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業態興起,正是由於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嚴重滯後,凸顯了中小企業龐大的金融需求。所以金融市場化,要把重點放在發展中小金融機構上。

  第二,發展中小金融機構的目的是和服務業開放相適應。服務業主體是中小企業。過去強調發展大中型金融機構,是與做大經濟體量、發展重化工業的發展目標相適應;現在發展服務業,重要的是發展中小企業。如果不發展消費性金融,不發展面向中小企業、面向服務業的金融,金融的作用就會受到制約,高利貸等民間借貸風險就會暴露出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