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國資委:融資平臺不能“翻牌”為國資運營公司

  • 發佈時間:2014-11-03 00:30:5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麗靚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近日在全國國資委系統指導監督工作研討培訓班上表示,在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過程中,不能將現有融資平臺公司進行簡單“翻牌”,使這類平臺公司變成“走了樣”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要探索推動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乾乾淨淨”整體上市,不搞拖泥帶水,逐步清理整合存續企業和“殼”公司,避免集團公司與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完全重合。

  他表示,面對當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面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在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過程中,要推動實現“八個轉變”:國資監管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監管方式從一刀切監管向分功能監管轉變,國有經濟佈局從眾多領域向重要領域轉變,經營性國有資産從多頭管理、分散配置向集中監管、統一配置轉變,國有企業股權結構從單一股權或“一股獨大”為主向混合多元為主轉變,國有企業管理從行政化管理向市場化治理轉變,國有資本運作從追求規模速度向追求品質效益轉變,國有企業發展從注重國內競爭向有效參與國際競爭轉變。

  在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方面,國資委正在抓緊研究論證。在探索實踐中,一是要堅持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對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承擔重大戰略任務等職能的企業,要注意把握其企業法人屬性,防止形成一批“準政府”機構。二是要注意將功能界定與深化國企改革的其他重點任務如分類深化董事會建設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區分不同類型企業確定國有股權的不同比例,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相結合。三是要在功能界定基礎上探索實施分功能監管。在資源配置方式、人員選用機制、經營業績考核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監管政策。

  加快地方國有經濟佈局結構調整和國有資源優化配置。要把握好國有資本的投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推動國有資本從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領域和業務中有序退出;要運用好市場方式,不搞“拉郎配”,不搞“運動式進退”;運用好資本運作方式,發揮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平臺作用;運用好混合多元方式,發揮好社會資本的協同作用。積極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優化國有經濟佈局結構,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要著力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