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震蕩加劇 A股短期下行空間有限

  • 發佈時間:2014-09-23 02:47: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新股密集發行、經濟增速回落預期以及獲利回吐壓力,令短期市場樂觀情緒有所減弱,滬綜指2300點位置的寬幅震蕩有望延續。

  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10月是重要政策預期節點,勢必會給9月股市提供明顯支撐,預計9月行情以有驚無險的方式收官。

  2300點整理需求迫切

  9月中旬以來,滬深股市的強勢格局發生了一定變化,大盤在近5個交易日內出現了兩根中陰線,顯示滬綜指在2300點位置震蕩整理的需求比較迫切。

  在經過了上周後三個交易日的小幅反彈後,昨日市場迎來“黑色星期一”。滬綜指以2323.55點小幅低開,全天都保持震蕩向下的運作格局,盤中最低下探至2284.38點,尾市以2289.87點報收,下跌39.58點,跌幅為1.70%,9月滬綜指收盤第二次跌破2300點整數關口支撐。

  權重股是市場下跌的主要推動力,從週一主要指數表現來看,滬綜指、深成指、滬深300指數均表現不佳,但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綜指相對抗跌,分別下跌1.05%和1.06%。從個股角度看,週一有27隻個股漲停,數量較此前幾個交易日明顯下降;百圓褲業跌停,利君股份接近跌停。

  分析人士指出,週一滬深股市再度出現明顯調整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一方面,經過9月16日大跌,市場雖然在此後三個交易日都保持反彈態勢,但反彈幅度有限,且量能呈現逐漸萎縮的態勢,説明資金抄底慾望不強,也給昨日下跌埋下隱患。

  短期擾動因素增多

  短時間出現兩次明顯調整,預示9月收官行情可能不會一帆風順。實際上,短期內市場擾動因素確實明顯增多,並可能導致滬綜指在2300點位置波動放大。

  首先,新股發行階段弱化市場資金支撐。從今年行情看,儘管新股密集發行期市場也曾經上演過逆襲好戲,但大部分時間仍會受到資金分流的不利影響。統計顯示,週一,重慶燃氣啟動網上、網下申購,形成對股市資金的第一輪資金分流;週三即將有萬盛股份等8隻新股進行申購,週四又有東方電纜等3隻新股進行申購。總體來看,本週A股市場將面對12隻新股的申購潮,新股發行規模屬於近期較大水準。在新股不敗神話的吸引下,預計本週參與新股申購的資金不在少數,對短期行情難免産生一定負面影響。

  其次,PMI敏感時點又至。由於經濟復蘇腳步放緩,近兩個月PMI數據發佈之前,市場往往會産生較明顯的謹慎情緒。9月23日,匯豐9月PMI預覽值即將發佈,考慮到近期微觀經濟層面並不理想的運作態勢,多數分析人士對匯豐PMI9月預覽值持謹慎態度。這種謹慎態度給週一股市運作帶來明顯影響,一旦實際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則有可能給市場短期行情製造進一步的波動。

  第三,週邊股市明顯調整。儘管過去兩年,A股對週邊股市的上漲“視而不見”,但週邊股市若出現劇烈調整,對A股的短期影響仍不容忽視,特別是在滬港通臨近背景下的港股波動,對A股的影響會更加明顯。從港股看,恒生指數9月5日以來持續調整,昨日更是低開低走,出現破位跡象。若後市港股等週邊股市繼續低迷,A股投資者的做多熱情可能會受到進一步影響。從近期港元匯率變動看,外資流出香港股市的跡象逐漸明顯。

  最後,A股樂觀情緒出現主動收斂。回顧本輪上漲行情,最初撬動市場的板塊是在經濟復蘇名義下走強的早週期行業;此後軍工等改革主題迅速跟進,推動市場加速上漲;不過,在經歷了初期邏輯還比較清晰的反彈後,8月以來市場上漲落入情緒推動的境地,主要表現為鋼鐵等滯漲行業補漲,以及對低價股、袖珍小盤股瘋狂炒作。以此為標誌,市場情緒短期進入過度亢奮階段,目前的調整可以説是情緒收斂的客觀要求。由於前期炒作氛圍過於熱烈,預計情緒仍然有進一步收斂的需求,這也決定了股市震蕩格局基本確立。

  9月收官行情不必悲觀

  從上述擾動因素增多的實際情況看,9月行情收官之戰不會一帆風順,期間股指出現明顯波動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至少從整體市場角度看,對短期行情也沒有必要作出即將逆轉向下的過度悲觀判斷。

  估值雖然不能決定市場的運作方向,也難以提示出短期的機會所在,但通過對估值水準考量,仍可以大致判斷出當前市場的風險空間是否巨大。據WIND數據,以9月22日收盤價為基準,當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下同)為13.19倍;作為A股核心資産,滬深300當前的市盈率為8.66倍。這説明,目前A股市場處於全球估值洼地的狀態並未改變,較低的估值水準仍然提供了足夠的安全邊際。從這個角度看,整體市場目前並未處於風險區域,短期下行空間相對有限。當然,創業板等小盤股當前估值過高的問題仍顯著,但這也僅意味著市場結構性風險的存在。因此,從估值角度看,在經濟硬著陸等可預見的系統性風險有限的情況下,對股市全面悲觀尚缺乏足夠依據。

  同時,政策對市場的支撐仍強勁。一方面,對衝政策預計會不斷出臺。在9月16日市場明顯調整之後,通過SLF提供流動性以及降低14天正回購利率等積極貨幣政策連續出臺,從中不難看出政策對衝市場負面預期的明顯意圖。儘管很多投資者判斷四季度政策將繼續以改革為主要落腳點,但預計在經濟復蘇腳步放緩的背景下,相關對衝性刺激政策仍會不斷出臺,畢竟經濟不失速同樣也是政策的底線之一。另一方面,政策節點對市場預期的支撐作用將非常顯著。10月是滬港通、國企改革等一系列政策重要的階段時間節點,在相關政策逐一兌現之前,市場預期沒有理由過早大幅回落,這也從資金情緒等角度增加了9月行情強勢收官的概率。

   由此可見,在9月剩下不多的交易日中,儘管市場很難重現逼空走勢,但維持住強勢格局的把握還是很大的,投資者不必因為短期波動而陷入過度恐慌狀態。當然,進入10月後,隨著政策預期的階段兌現,以及房地産引發經濟證偽風險的增大,投資策略有逐漸重歸謹慎的必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