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金融資産交易網際網路化有望提速

  • 發佈時間:2014-09-22 01:10:5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陳瑩瑩

  網際網路金融的熱火正在由個人理財“燃燒”到企業,隨著包商銀行“小馬bank”、阿裏“招財寶”、京東“小銀票”等産品的上線,網際網路金融資産逐步擴大到債權、票據、貨幣基金、融資租賃等領域。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金融資産交易的“網際網路化”將提速。

  金融資産交易“上網”

  從個人債權到企業債權,再到票據和融資租賃資産等,金融資産“上網”趨勢愈演愈烈。零壹財經研究總監李耀東認為,P2P平臺發展之初,主要是信用貸款和擔保貸款佔比較高。如今,大額擔保借款、融資租賃、票據等資産形式也出現在P2P平臺。“P2P平臺從小微信貸開始,然後隨著信貸額的增長以及對於風險管理要求的提高,出現抵押擔保借款,而伴隨額度擴大以及借款人從個人轉化為企業,開始出現大量的企業抵押或者擔保債權,然後再發展為針對特定抵押物的債權。總體來説,P2P借貸的資産更多地向供應鏈金融延伸。”

  東方金科公司執行總經理李中陽稱,網際網路的邏輯非常符合小微金融服務的特點。同時,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基礎設施的完善,一些企業利用大數據分析以及交叉驗證技術,提高了信用風險的控制效率。另外,小額信貸資金需求數額小、時間點分散,導致傳統金融機構服務成本提高,與收益不相匹配,而網際網路金融可將這些分散需求聚集起來,批量處理,可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另外,融資租賃業務跟網際網路金融也有三個結合點:收益權轉讓的模式、委託租賃的模式和杠桿租賃的模式。

  未來競爭圍繞基礎設施展開

  網際網路金融資産的多元化,催生了資産交易的需求,特別是一些具有融資功能的非金融機構,有很多線下優質資産,難以實現網際網路化。在這種背景下,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傳統金融機構資産供應與網際網路平台資産分銷的“聯姻”將越來越多的同時,競爭也將加劇。共鳴時代CEO陸雨泉認為,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應該注重幾大特性:第一是功能性,功能性是為了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第二要講究的是它的實用性;第三要講究速度與效率。

  波士頓諮詢公司最新發佈的《網際網路金融生態系統2020》報告預計,到2020年,我國小微融資覆蓋率從11%提升至30%,為超過3000萬家目前未被覆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融資渠道。報告稱,當前的網際網路金融競爭將圍繞基礎設施、平臺、渠道、場景四大領域展開,各類參與機構需建立適應型新戰略,積極參與競爭。其中基礎設施指的是支付體系、信用體系、基礎資産撮合平臺;平臺指的是社交、導航、服務整合、個性化;渠道指的是多渠道整合;場景指的是應用場景及産品。而在基礎資産撮合平臺上,可能同目前的資産交易平臺更為緊密的融合。

  網際網路金融資産撮合平臺包括股權、債權、林權、地權、碳排放權等基礎資産交易和撮合平臺。此類平臺的發展主要源於中國社會融資結構的改革。目前中國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的比例是6:4,而美國是3:7。未來中國必將改變社會融資結構倒挂的局面,去仲介化是趨勢所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