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補全金融衍生品的“短板”

  • 發佈時間:2014-09-15 00:30: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馬爽

  4年前,股指期貨正式推出,叩響了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的大門。1年前,闊別十八載的國債期貨也成功重返市場。至此,國內金融衍生品市場已經具備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兩項基礎工具。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內衍生品的創新空間的打開,各類資産價格風險的暴露,匯率、利率等作為基礎性金融商品價格的主要體現形式,相關的場內市場規範化衍生品工具“短板”也亟須補全。

  金融市場上紛繁複雜的各種金融商品,共同構成了金融風險來源。各類金融機構在創新金融工具的同時,也産生了規避金融風險的客觀要求。在此情況下,上個世紀70年代,金融期貨應運而生,自1972年首個産品推出以來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交易品種更是琳瑯滿目。

  基礎性金融商品的價格主要以匯率、利率等形式錶現。目前市場現有的金融期貨主要包括貨幣期貨、利率期貨、指數期貨三大類。其中,巴西、南非、印度、俄羅斯等金磚國家金融期貨品種均早已經超過40個,中國香港、台灣的産品數量也都在20個以上,不僅包含期權,還覆蓋了股權、利率、外匯等主要資産系列。

  對比境外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場,我國目前僅有的2個金融期貨品種,覆蓋面捉襟見肘。作為目前國內市場運作相對成熟的金融期貨——股指期貨,上市以來市場整體運作平穩,能夠發揮其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的功能。此外,5年期國債期貨在上市一年後功能也逐漸顯露。

  而隨著人民幣雙向波動幅度加劇,市場對外匯相關衍生品的需求大幅上升,而國內市場已經形成的OTC外匯即期、遠期和掉期市場存在資訊不充分、市場不透明等問題,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要,外匯期貨等場內金融期貨工具因具有嚴格的監管措施、標準化、集中清算方式被市場寄予厚望。

  此外,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8月我國出口2084.6億美元,增長9.4%;進口1586.3億美元,下降2.4%;貿易順差498.3億美元,改寫了7月份473億美元單月曆史紀錄。去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5.83萬億元人民幣(折合4.16萬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增長7.6%,這是我國年度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4萬億美元關口,也標誌著我國坐上第一大貿易大國的交椅。然而,在積累了龐大的社會財富的同時,實體經濟方面也存在巨大的風險管理需求,諸多大類資産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風險管理需求。

  市場人士認為,外匯期貨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金融市場匯率風險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並在促進對外貿易、對外投資便利化和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它不僅可為眾多對外投資企業和個人提供重要的基礎避險工具,還可以加快資本項目下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改革進程。

  未來幾年將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關鍵時期,目前的金融期貨品種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因此,推出外匯期貨等金融期貨更顯緊迫。

  有業內人士樂觀憧憬,未來3-5年,我國期貨市場品種及門類將大為豐富,金融期貨市場將初步完善,股指、外匯、債券、信用類等期貨産品將形成,各類型期權産品也將推出,進一步豐富我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讓我國大中型金融機構在“主場”就能運用金融期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