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成本高企需求不振 大豆加工行業陷虧損頹勢

  • 發佈時間:2014-08-19 00:56: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常仙鶴

  上半年,由於大豆成本高企,下游養殖行業虧損和消費不景氣等因素影響,國內大豆加工行業面臨嚴峻形勢。雖然壓榨毛利自5月初開始有所改善,但目前仍處於全面虧損狀態。8月18日晚間,國內大豆壓榨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東淩糧油公佈2014年中期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58億元,同比增23.76%;凈利潤則為-3.41億元。不過,二季度業績相比一季度已有所好轉。為了抵消業務過於集中的風險,相關企業也在謀劃業務多元化轉型。

  大豆壓榨受“兩頭擠壓”

  上半年,大豆壓榨行業受到上游成本高企和下游産成品價格倒挂的雙重擠壓,出現大面積嚴重虧損。據卓創統計,壓榨企業平均虧損空間在-253元/噸,環比去年下半年虧損空間擴大2.96倍,同比去年同期虧損空間擴大2.95倍。中科院資源科學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僅5月份大豆壓榨全行業虧損額就在30億元左右,益海集團、邦基和來寶的虧損額均超過2億元,而2014年上半年虧損額估算在70億元左右。

  從二季度的情況看,大豆期貨價格先升後跌,在5月22日最高達到1536.75美分/噸,並在高位震蕩。隨後出現調整回落,但期間仍處於高位,使大豆採購成本維持在高水準。另一方面,産成品(豆粕和豆油)的價格由於期間可供應量大幅度增加而受壓。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統計顯示,在2014年上半年我國大豆累積到貨量高達3422萬噸,同比去年的2752.3萬噸多進了669.7萬噸增加了24.3%,造成大豆加工下游産品的供應量大幅增長,價格受壓。在供過於求的壓力下豆粕和豆油的價格下跌明顯,華南豆粕和豆油均價從4月初每噸3850元和6900元下跌到6月底的每噸3810元和6450元,期間價格分別每噸下跌40元和450元,這對大豆加工廠來説期間的産品收益相當於每噸減少115元。

  而在下游市場需求方面,2014年上半年對豆粕需求影響最大的養豬業出現深度虧損。從搜豬網跟蹤的情況來看,截至6月底時,養豬業每頭豬虧損仍處於100-200元之間,養豬戶為了減少虧損,採取了宰殺母豬和減少投欄等措施,因而降低對大豆加工産成品豆粕的需求;同時,國家抑制三公消費和經濟不景氣,令餐飲業開支出現明顯下降,減少肉類、油脂等産品的消費。

  相關企業謀多元化轉型

  壓榨行業賺錢效應的缺失使得本已産能過剩的國內大豆壓榨産業陷入絕境,而未來復蘇前景仍然待解。

  對於下半年,東淩糧油預計,整個壓榨行業的産成品需求將會進一步改善。我國下半年節假日比較多,9月中秋節、10月國慶節長假、12月聖誕新年、明年一月農曆新年等節日將會帶動餐飲業的消費,將有助肉類、油脂等産品的消費。事實上,按往年經驗,每年的下半年都是飼料行業的旺季,也是各種油脂産品(豆油、棕櫚油、調和油)需求增加的季節。下半年大豆加工廠的豆粕、豆油需求將會出現明顯的增長。另一方面,大豆的庫存由於需求增加在第三季度呈現去庫存化的過程,這將有助於穩定第三季度産成品價格。

  目前相關企業開始謀劃多元化轉型。中糧集團通過多元化轉型,打造全産業鏈糧油食品企業,並在上半年聯手厚樸基金按照混合所有制形式,共同持有Nidera和來寶農業各51%的股權,進軍國際農業産業鏈。

  為了抵消業績過於集中大豆壓榨的依賴,東淩糧油也表示,將加快發展大豆加工相關高附加值的産品,比如中包裝油脂類的産品,包括豆油、棕櫚油、調和油等;發展小包裝油脂類品牌産品和加大投資特種油生産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