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融資成本降低 資訊披露待完善

  • 發佈時間:2014-08-16 01:22: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趙靜揚

  寧夏近日招標發行自發自還地方債,中標利率與國債收益率相當。目前,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地區已有過半完成發行,所發地方債信用評級均為AAA,發行利率與國債收益率差距不大。業內人士表示,首批試點的發行儘管存在非市場化因素,但有助於降低地方融資成本,同時增強下一步擴大試點的發債動力,提升地方政府和認購機構對地方債的認可,為擴大試點範圍做鋪墊。目前,地方債信用評級報告披露的數據並不包含地方資産負債水準,預計未來改革將以此為突破推進市場化。

  利率接近國債收益率

  寧夏近日招標發行自發自還地方債,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中標利率分別為3.98%、4.17%和4.26%,與二級市場國債收益率水準相當。2014年寧夏自發自還地方債金額為55億元,其中5年期22億元,7年期16.5億元,10年期16.5億元。

  5月,國務院批准上海、浙江、廣東、深圳、江蘇、山東、北京、江西、寧夏、青島共十省市首批試點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發債總規模為1092億元。其中,上海126億元,浙江137億元,廣東148億元,深圳42億元,江蘇174億元,山東137億元,北京105億元,青島25億元,江西143億元,寧夏55億元。

  截至目前,試點地區已發行的地方債中標利率與同期限檔次國債收益率基本持平。分析人士表示,在理論上,地方政府債券的二級市場流通能力低於國債,發行主體違約風險也高於主權國家,因此地方債利率應高於國債。不過,目前實際情況與此相反,可能是因為當地銀行等金融機構競相認購地方政府債券。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汪德華認為,地方融資平臺公開發債募集資金的利率一般在7%至8%左右,加大了地方財政的負擔。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地區發行的地方債利率低於城投債,有助於降低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已發行或披露發行文件的廣東、山東、江蘇、江西、寧夏、青島、浙江自發自還地方債均獲AAA評級,其餘3個試點地區發債評級出現較大差別的可能性不大。獲得AAA的最高評級有助於降低發行利率,控制發債成本並提高試點範圍擴大後地方自主發債的意願。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此前表示,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將繼續擴大。業內人士認為,目前試點存在的非市場化因素將隨著試點擴大和改革深化而逐漸消除。

  首批試點打造“標桿”

  截至目前,山東、江蘇、廣東、江西和寧夏已完成2014年地方債自發自還的招標工作。浙江省將於19日自行招標發行地方債,其中5年期54.8億元,7年期41.1億元,10年期41.1億元。青島市自發自還地方債也將於18日招標,5年、7年、10年期發行額分別為10億元、7.5億元、7.5億元。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此前表示,如果不通過陽光化的地方債自發自還,則難以尋找其他機制和手段硬化地方預算約束,地方債仍需在制度建設上擴大戰果。就中國的現實需求來説,各個地方轄區內貫徹發展戰略必須解決“資金從哪兒來、怎麼用”的問題。除稅收、必要的輔助性收入、土地出讓金之外,分稅分級財政體系還應有分級的舉債權。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與政策研究院院長喬寶雲認為,地方債發行利率與國債收益率比肩,這與地方債市場尚處於萌芽階段有關。同時,在債務總體發行規模受到中央嚴格控制、試點地區政府債券發行有嚴格限額的情況下,符合發行要求的債券確實信用很高。隨著今後自發自還地方債供給和需求的日益增多,利率和風險將有望更好地掛鉤,市場將日益有效。

  分析人士表示,首批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有兩方面意義,一是控制地方融資成本,二是促進地方政府和認購機構對自發自還地方債的認可。此前,財政部代發地方債的規模受到嚴格限制,難以滿足地方政府融資需求,而地方政府利用城投公司、信託等方式融資的成本較高。首批“吃螃蟹”的試點地區如能取得“標桿”經驗,順利建立新的融資渠道,將有助吸引更多地區和投資者參與試點。

  期待信披更完善

  目前,已發行或已披露發行文件的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地區均引入了債券評級,但評級報告披露的資訊不包括地方政府資産負債情況。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此前表示,下一步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要做好兩項基礎性工作,一是推行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即政府的“資産負債表”,向社會公開政府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考核問責機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倒逼政府珍惜自己的信譽,自覺規範舉債行為。

  中國社科院財政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此前表示,編制政府資産負債表,就是把負債和資産對接在一起,進行全景式的透視,有助於防範主權債務危機,在發展與成本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業內人士指出,資産負債表是衡量債券的關鍵指標之一,有助於投資者在最短時間內了解發債主體的財政或經營狀況。地方政府的財政預決算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現金流入和流出。在極端情況下,如果政府債券發生違約風險,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其所擁有的可變現資産進行償付。目前試點地區披露的發債資訊尚不完備,距離真正的市場化要求還有距離。

  據媒體報道,今年上海將資産負債表試編從市一級擴展至全部區縣一級,明年有望推至鄉鎮一級。湖北省在2013年省本級和武漢市一級試編政府財務報告基礎上,2014年將試編範圍擴大到所有縣區。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只是過渡,未來擴大試點範圍將以披露資産負債表為突破口,深化地方債市場化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