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高倉位成“新常態” 老股基或轉混基

  • 發佈時間:2014-08-12 00:47: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昊

  8月8日正式實施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簡稱《辦法》)明確,對於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限提高到80%。此前已有多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未來倉位的靈活性將成為混合型基金相比股票型基金的優勢,不排除眾多股票型基金將改為混合型基金。不過,有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的基金經理表示,股票型基金的高倉位原本就是國際慣例,並不會改變行業的生態。

  眾多老股基或轉混基

  “我估計未來可能不會再有股票型基金了。”一位公募基金人士私下交流時發出如此驚人之語。因為根據剛剛施行的新《辦法》,股票型基金的倉位下限將提高到80%。這意味著很多倉位沒有達到這一水準的股票型基金將被迫加倉。新《辦法》規定,以80%作為標準線劃分基金類型,80%以上的基金資産投資于股票的為股票基金。此前股票型基金採用的是60%至95%的倉位標準。不過新《辦法》中同樣規定,若現有股票基金合同約定的最低倉位不符合該規定,可以選擇修改基金類型為混合型。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按照此前對於股票型基金倉位的規定,投資股票的倉位下限為60%,上限為95%。“根據目前律所的專業意見,如果一定要按照規定修改倉位下限,意味著修改了基金的契約,需要召開持有人大會;而如果將基金類型改為混合型基金,符合新基金法對於基金類型的規範,就不需要再召開持有人大會。有較多基金存在類似的問題,從操作層面的可行性來看,預計大部分基金公司為了避免召開持有人大會的麻煩,不排除會將股票型基金的類型修改為混合型基金。”

  事實上,在近期市場的風格轉換導致的基金排名變化中,已經有業績較好的混合型基金將倉位靈活作為可供宣傳的賣點。“重新制訂的公募基金管理辦法及其實施規定令混合基金成為更受市場歡迎的品種。”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説,“一方面,對股票基金倉位提升的要求讓股票基金倉位靈活度大幅下降,基金經理的投資管理難度增加;同時也使股票基金的預期風險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債券基金投資去杠桿化在降低了債基投資組合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其獲取較高收益的機會。”

  高倉位是常態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確實有部分股票型基金的倉位還沒有達到新《辦法》規定的下限。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納入統計樣本的378隻股票型基金中,股票倉位超過90%的佔比為19.31%,股票倉位為80%—90%的佔比為32.54%,股票倉位為70%—80%的佔比為23.28%,股票倉位為60%—70%的佔比為24.87%。換句話説,在新規已經正式實施之後,納入統計樣本的股票型基金中依然有半數沒有達到規定。

  銀河證券的估算數據也能説明類似情況。據銀河證券估算,截至8月8日,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倉位為82.54%,僅比《辦法》規定的倉位下限略高。

  但統計數據是否意味著眾多股票型基金將被迫加倉?未來股票型基金的管理將缺乏自由空間?深圳一位業績長期保持領先的基金經理認為,股票型基金的高倉位是國際慣例,實際上股票型基金都應達到這一倉位標準,因此他認為新《辦法》施行並不會像此前一些基金業人士所説的改變這個行業的生態。

  上述基金經理表示,將股票型基金的倉位下限提高本來就是基金行業發展需求的反應,海外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型共同基金倉位多在90%以上。“我甚至認為,股票型基金倉位過低是對持有人的不負責任,既然持有人購買了基金公司的産品,就意味著持有人認可高倉位高風險的投資模式。並且,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率也高於混合型基金,既然基金經理收取較高的管理費,就理應盡到管理義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