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國際競爭力 中國經濟的核心動力

  • 發佈時間:2014-08-09 00:44: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黃劍輝

  經過35年波瀾壯闊、極不平凡的改革開放歷程,我國經濟獲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長,至2013年,我國GDP總量達到56.88萬億元,每人平均GDP達到約680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和突破。展望未來,在全球化時代,未來中國應從多年來的比較關注經濟增長的總量、産能和增速,更多轉向關注提升中國經濟的品質和在全球的競爭力,因為這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中國經濟保持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生命力之關鍵。

  理解增長源泉,發現增長源泉,疏導增長源泉,開發增長源泉,最終讓其匯聚成推動經濟不斷繁榮的滔滔洪流,乃實現民族復興之夢的基本途徑。經濟增長,説到底僅僅是勞動生産率提高的結果,而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大致只有三種相互關聯的源泉:一是“得自貿易的收益”。其基於生産要素的重新配置或流動,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提出“即使沒有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源積累,一個國家、企業和個人只要把生産要素集中于那些最具優勢的對象上,那麼僅僅由於要素的重新配置或流動,就可以導致整體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可稱為“斯密增長”;二是“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積累”。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討論了創新的五種形式,其中包括技術、工藝和産品的創新,並特別突出了企業家在創新過程中的關鍵作用,此種源於“科技創新”的增長被稱為“熊彼特增長”;三是“制度創新”。制度的基本功能在於保障財産權利,維護契約,同時促使承擔這項功能的政府最有效和最公正地完成自身使命。適宜制度的特徵表現在為社會提供一套好的激勵機制,幫助人們在交往過程中形成穩定預期,進而降低交易成本。曼瑟·奧爾森在《權利與繁榮》中對此命題的論證簡明透徹,人們將源自於“制度創新”的增長稱之為“奧爾森增長”。上述三個經濟增長之“源泉”絕非獨立存在,通常情況下三者交叉重疊,彼此互動,對處於不同經濟增長成長期的國家和地區而言,三種“源泉”各自扮演的角色也會有所不同。

  本書從“中國新供給經濟學”的核心理念出發,基於前人對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及競爭力比較的多方面研究成果,將“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作為核心目標(出發點和落腳點),擺脫了國內外比較競爭力通常使用的“指標加權打分排名法”,構建了全新的分析框架,致力於從多個維度找出中國在國際競爭力方面的主要“瓶頸”和“短板”,進而提出相應的對策。其核心觀點是中國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及時提供能夠適應時空變化的“新制度供給”,從經濟發展的供給端和需求端精準發力,打破制約生産力發展的制度障礙,不斷促進“創新創造”,進而産生不竭的財富源泉和內生發展動力,促進中國成為全球最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改革創新型國家”,為強國富民、振興中華並促進全球的包容性增長、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本書的核心內容是基於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2013年下半年確定的重點課題“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戰略研究”的研究成果。國際競爭力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動力和生命力,相關研究需要長期持續跟蹤和深入分析。本書的研究團隊,未來將依託“中國新供給50人論壇”這一創新性的現代民間智庫,繼續對提升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這一關鍵命題深入開展研究,並將成果及時向社會各界讀者分享。

  (作者為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院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