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3日訊(記者 李春暉)東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直屬的軍民融合型、國際化經營的大型子集團。由於建廠時間早及“保軍轉民”等原因,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連續7年虧損,歷史包袱與債務問題疊加,經歷過一段困難時期。
2004年,東北工業集團以市場化選聘領導班子為支點,撬動了一系列大刀闊斧地改革舉措,使企業的體制機制等問題逐一得到妥善解決,實現輕裝上陣。2008年開始實施精益管理,不斷“錘鍊筋骨”、提質增效,使企業在汽車零部件這一充分競爭行業中,不畏市場風雨,始終屹立行業前列。
近日,中國網財經記者跟隨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走進新國企”之“振興東北看改革”採訪活動,實地探訪東北工業集團,感受改革的力量。
深化改革 輕裝上陣
東北工業集團的前身是東北光學儀器廠,始建於1956年,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1983年在國家“保軍轉民”的政策指引下,跨領域進入汽車零部件行業。
東北工業集團曾經和其他老國企一樣,歷史遺留問題如山,加上體制龐大、機制僵化,面對中國入世後汽車零部件市場國際化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企業陷入艱難前行的困境。
2004年,兵器工業集團市場化聘任于中赤出任東光集團總經理,帶領班子認真梳理計劃經濟遺留的企業積弊和歷史問題,實施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和發展舉措。
2004~2007年間,逐步建立了一系列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包括競爭上崗、逢崗必競、能進能出、市場化聘任等選人用人機制,以崗定薪、崗變薪變、以效定薪、效異薪異等薪酬分配機制,使收入向價值創造力強的科研、行銷、優秀管理人員和一線高技能人員傾斜。
2011~2015 年,推行了以“契約化”管理為特徵的領導人員管理模式,基於精益管理的技能人員工資改革等工作。在持續深化改革中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不斷通過“三定”管理,多渠道分流富餘人員,推動企業瘦身健體、減員增效。剔除524廠整體劃轉因素,5 年凈減員1000 多人。
東北工業集團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機遇,全面實施了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等改革工作。2004~2008年,集中實施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移交了中小學校、派出所、網路公司、“三供”等社會職能單位,改制剝離了醫院、運輸公司、監理公司、通訊公司、幼兒園、印刷廠等經營實體,撤銷了技工學校,關停登出了實業公司、貿易公司、裝修公司及扭鋼筋、電能表、物資經銷處、商場、豆腐坊、糧店、液化氣站、菜市場等一批小三産企業,總計清理掉20多個單位,減員2000余人。企業自行支付改革成本2000萬元,當時每年節約人工成本3000多萬元 、節約管理費用5000多萬元。
廠辦大集體是困擾東北地區國企改革的一大難點,而且是越拖包袱越重。早幾年的時候這一問題沒有得到廣泛重視,政策也沒有明確要求,致使現在的改革成本越來越大。
東北工業集團在大集體問題上非常有遠見。2006~2010年,東北工業集團不等不靠,以改制和清算登出方式實施了2 個廠辦大集體改革工作,自籌資金1500余萬元,解決大集體職工經濟補償金和醫保、社保問題,妥善安置職工。
“如今,歷史遺留問題在東北工業集團已經基本不存在了。”東北工業集團副總經理張憲寶表示。東北工業集團就是這樣通過不斷地改革,減輕企業非經營性負擔,使企業成為一個純經營型企業,最大程度降低非經營性成本,實現輕裝上陣,快速發展。
引入精益管理 鍛造核心競爭力
“精益管理”就是要求企業以最小資源投入,創造出盡可能多的價值,為顧客提供高品質産品和及時的服務,提高顧客滿意度。其核心理念就是全員參與、消除浪費、持續改善、降低成本。
2007年,面對汽車行業呈現高成本、低利潤發展趨勢,東北工業集團及時引進了精益管理理念,自2008年以來已實施了3個精益管理三年規劃,2018年是第4個三年規劃啟動年。形成了完善的全價鏈值鏈精益管理體系(DPS)和相應的考核評價方法,精益成為文化和特徵,覆蓋了科研、生産、採購、行銷、管理各個領域和全價值鏈,在兵器工業集團連續多年獲得精益考核第一名的成績,成為行業精益標桿企業。
精益管理使企業的很多經營管理指標得到改善。如:“十二五”末與“十一五”末相比,業務收入增長119%,利潤增長172%,經濟增加值增長135%,全員勞動生産率增長296%;自2008年以來,單位能耗下降39%,億元收入庫存降低25%;品質損失率年均下降10.27%,品質改善創造價值8000萬元以上。十年來合理化建議、小改小革等節創價值5.49億元。
2019年,東北工業集團所屬各分子公司成本費用率較去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同時運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降低的成本費用要有分解課題支撐,實現最終可以在利潤表中直觀體現的“硬節約”。
以集團下屬大華公司為例,2008年時大華公司一款産品報價140多元,通過精益管理,現在該産品報價78元,仍能保持跟2008年同樣的盈利空間。
精益管理為自動化、數字化、智慧製造奠定了基礎和條件。在第三個規劃期,實施了一系列自動化改造項目,建成39 條自動化生産線,完成産線自動化、數字化改造升級253項,應用機械手、機器人代替人工操作56項。吉林省智慧工廠建設示範項目,實現 ERP、PLM、MES 系統整合應用,並建成立體倉、智慧物流系統。
通過精益管理,東北工業集團的基礎管理水準得到了顯著提升,經營指標得到了大幅改善,全員的價值創造和自主改善的能力得到明顯提升。精益管理已成為東北工業集團每位員工自主、自發、自覺的工作方法和行為準則,形成了“人人參與改善,事事追求提高”的精益文化氛圍。
(責任編輯:王擎宇)